周四白宮通過博客選對宣布將成立專門團隊研究大數據,誓要弄懂大數據能帶來什么好處,也要明白大數據背后的陷阱,以及大數據對政府的政策制定的影響。(大數據主要針對個人隱私)
大數據這東西你說一套他說一套,不管怎么說,總之大數據非常復雜。其中部分原因是大數據并不是單純技術,雖然聽上去好像是,大數據是對數據收集、儲存和處理的多種優化方式和技術提升,跨整個技術領域。此外,大數據所涉及到的數據、隱私、甚至是大數據的“大”,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都有不同的具體含義。大數據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
以下是白宮團隊需要解讀的關于大數據的5個方面。
安全并不等同與隱私
公司和Target百貨都曝光過用戶數據泄漏丑聞。某些公司存儲了太多的用戶數據,保存時間又過久,就都會造成問題。如何避免數據被用在不該用的地方是技術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公司該如何使用數據應該是政府政策制定的問題。
隱私利弊共存
現在再反復談論國家安全和隱私已經沒有太多必要,自從斯諾登事件以后,這類爭論無非是關于政府收集個人隱私的對錯。但是,人們有必要記住在這個消費化世界,如果要享受便利,就要犧牲隱私。某些公司使用個人隱私的方法不太受人們喜歡,要糾正這些公司的錯誤用法已經變得很容易,甚至成為一種必要。我們要知道,在個人隱私和免費服務之間,特別在互聯網上,我們必須做出犧牲。
大不能說明什么
在我看來,無論是海量的數據收集量還是數據的來源范圍之廣泛都只是障眼法。如果超出了系統的處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太多的數據只能帶來問題。大框架下的操作同樣可以應用于單個的人,這才是毋庸置疑更麻煩的。不論是對犯罪嫌疑人的GPS活動軌跡追蹤還是各種面部識別APP,不論是社交網絡還是健身設備,搜集和分析所需的個人信息的方法比起從前多多了。
個人所指的概念和以前不同
互聯網的龐大體量(人們信賴的各種服務的載體——從信用卡到Gmail),以及收集數字信息的寬松政策完全顛覆了私人和公共的概念——尤其在合法環境下——所以要鑒別是否違反法律變得更加困難。這一切只是因為收集信息變得更容易,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濫用數據。
數據是變革的未來
人們不能視而不見的現實已經發生:任何一條會影響數據使用和收集的法規對未來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這不是夸大其詞,但是只要一想到Google、微軟和Facebook這種大公司在數據處理領域方面的強大能力,一想到這些公司已經將大數據應用在響應領域這個事實,我們就應該清楚數據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
人們每天都置身于比以往更多的數據之中。每天都有新的大數據類型和新的數據被開發出來用于將圖片和視頻之類以前認為無用的文檔轉化成蘊含大量數據的數據類型。在例如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發展對人類的影響之巨大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如果白宮要利用大數據,就有必要知道大數據的本質和大數據會帶來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白宮需要明白,大數據就是大數據,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也沒有人能夠應付。大數據是天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