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戰略目標。經濟學家成思危今日上午出席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時表示,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鎮化必由之路。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秦海則認為,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鎮化應與信息化、農業化和現代化互動,因此智慧城市建設必須提升換檔。
秦海指出,完善的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公平的公共服務、環境友好和發展可持續性構成城市的發展要素,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基礎設施包括公路、市政基礎設施如管網的智能化、節能建筑等;現代產業分工強調資源利用效率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公共服務最重要的是個性化,環境不能千城一貌;多元化發展強調城市群布局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偟膩碚f,現代化治理體系需要智慧城市提供保障。
資料顯示,智慧城市包括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技術等技術的應用。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城市成為推動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2013年以來,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遍地開花,從一線中心城市加速向二三線城市滲透。但在智慧城市實質性建設步伐穩步前行的同時,各地一哄而上盲目建設、信息安全隱患等值得警惕。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信息消費,智慧城市熱潮有望持續高漲,在此背景下,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建規立制提上議事日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2014年將完成制訂智慧城市建設標準,開展第二批信息消費試點市(縣、區)建設和智慧城市試點,進一步推動信息消費規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