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普利特同濟大學化學研究所,從事汽車用改性塑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目前在上海金山區、浙江嘉興、重慶銅梁分別成立了3家子公司,2015年公司實行全球化戰略,同步收購了美國WPR公司及其下屬的威爾曼塑料和DC Foam,走出了國際化的堅實一步。
目前普利特共有六大類,近千種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通訊、電器等各種行業,與大眾、寶馬、福特、長城、奇瑞等國內外企業制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普利特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游離于各個管理軟件對應的數據庫,沒法進行數據整合,對于數據分析和挖掘難度很大。同時,歷史數據占用了多臺服務器存儲,巨大的冗余數據量嚴重影響了ERP運行效率。更為關鍵是,智能工廠的建設已經成為普利特的公司級戰略,被視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而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是這一切的基礎。
于是,普利特決定要構建統一的數據平臺,實現企業數據的集中管控和共享,便于對業務的全面深入分析,實現對企業運營狀況的實時監控,并建立ERP與設備互聯互通平臺,降低人為操作頻率,實現標準成本精準核算,促進向智能制造轉型。
“這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要做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普利特復合材料CIO吳昌表示,“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選擇第一步建立支撐智能工廠的網絡平臺,因為只有網絡的互聯互通實現以后才能實現數據的整合共享。相當于在上海工廠接上無線網絡,就可以訪問到總部的數據,就像是在局域網一樣。”
普利特復合材料CIO吳昌
在網絡架構落實以后,普利特著手進行了設備的自動化改造,把原先都是孤島的設備串聯起來。并自主開發了Access數據庫、OA系統以及門戶、移動應用,用于工廠的整體運營管理,其中移動應用涉及到在線簽收、在線發貨、以及貨物實際跟蹤等等一系列功能。
“最后,把這些子系統的數據全部歸到數據倉庫中來,形成一個數據鏈,從而進行數據的提取和分析,一旦發現問題能及時改進提升,讓生產更加有效率。”
目前普利特已經完成了智能化設備的改造,這些設備數據被采集并匯聚到MES系統,并與ERP系統進行互聯互通。之后通過商業智能分析系統,把數據整合在一起,實現集中的展示以及實時動態的分析。
“目前我們在嘉興工廠建立的數據監控平臺,可以看到智能工廠發生的任何異常,包括產生了多少訂單、損耗率是多少等等一系列信息以及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況,都會在屏幕上全面實時的顯示。一旦發生異常,就會發出紅點的預警。未來,我們還希望通過數據進行驅動,來實現無人化倉儲。”
吳昌表示,未來無人工廠、智能工廠的夢想是,在一個大型工廠中只有寥寥的四個工人就可以操控這么多設備。這將帶來企業運營模式的創新,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所在。而普利特也會朝著這個夢想前進,致力于邁進中國特色智能制造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