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芯片技術專區 → 正文

Micro LED技術要突破,關鍵看芯片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6-23 19:53:37 本文摘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報告,預估至2022年Micro LED以及Mini LED的市場產值將會達到13.8億美元。

新型技術將加速Micro LED的開發時程,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目前Micro LED仍面臨層層技術瓶頸,包括磊晶與芯片、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及檢測與修復技術六大面向。過去普遍認為最大瓶頸是轉移技術,但隨著各種轉移方案陸續問世,如Pick & Place轉移、流體組裝、雷射轉印,以及滾輪轉印等,可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技術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加速Micro LED的開發進程。

根據LEDinside觀察,Micro LED技術初期將有機會導入至特殊的顯示應用產品,特別是LCD或是OLED顯示器無法達到的規格,將由Micro LED技術補足。包括對于亮度要求較高的AR微型投影裝置、車用HUD投影應用,乃至超大型的顯示看板,短期內將會陸續見到Micro LED技術逐漸導入。LEDinside預估,至2022年Micro LED產值將會達到6.94億美元。

但考量現階段Micro LED技術仍有許多技術壁壘需要克服,許多廠商在2018年先推出Mini LED背光方案,希望能吸引市場買氣。LEDinside預估,2018年下半年將會陸續見到采用Mini LED背光技術的顯示器問世,2022年Mini LED的產值將會達到6.89億美元

臺灣工研院產經中心產業分析林研詩表示:「OLED的關鍵材料掌握在日本以及歐美上,并且在藍色發光材料上仍需要突破,并且朝向中大尺寸、HDR、8K邁進,目前在高階TV上,仍是LCD與OLED之間的競爭,在今年美國的CES中,也看見透明顯示器、軟性顯示器如可折疊與可卷曲技術開始出現,次世代面板將會朝向高精細度、廣色域的方向邁進。

工研院產經中心產業分析師林松耀表示:「Micro LED的技術面上有極大的挑戰需要克服,其中的關鍵便是芯片,而高端技術、成本以及良率是各廠生產的考量主因,Micro LED的制造將會朝向集團化發展,也就是產業的垂直整合。」

林松耀繼續說道:「為此Mini LED很可能會率先推出,而主要的廠商如SONY及三星都將目標市場放在大尺寸顯示器上,而三星打算在2018年第三季開始銷售Micro LED,并展示4K電視墻,同時SONY也在今年推出8K畫質的TV。目前在Micro LED的全彩化方案上,有利用RGB三種LED芯片混成產生全彩化的效果,也有利用藍光(或UV)搭配波長轉換材料,產生紅、藍、綠三原色,以達成RGB全彩化,相關技術仍需持續精進。」

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目前Micro LED 仍面臨層層技術瓶頸,包括磊晶與芯片、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及檢測與修復技術六大面向。過去普遍認為最大瓶頸是轉移技術,但隨著各種轉移方案陸續問世,如Pick & Place轉移、流體組裝、雷射轉印,以及滾輪轉印等,可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技術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加速Micro LED的開發進程。

關鍵字:芯片技術LED

本文摘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x Micro LED技術要突破,關鍵看芯片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芯片技術專區 → 正文

Micro LED技術要突破,關鍵看芯片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6-23 19:53:37 本文摘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根據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報告,預估至2022年Micro LED以及Mini LED的市場產值將會達到13.8億美元。

新型技術將加速Micro LED的開發時程,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目前Micro LED仍面臨層層技術瓶頸,包括磊晶與芯片、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及檢測與修復技術六大面向。過去普遍認為最大瓶頸是轉移技術,但隨著各種轉移方案陸續問世,如Pick & Place轉移、流體組裝、雷射轉印,以及滾輪轉印等,可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技術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加速Micro LED的開發進程。

根據LEDinside觀察,Micro LED技術初期將有機會導入至特殊的顯示應用產品,特別是LCD或是OLED顯示器無法達到的規格,將由Micro LED技術補足。包括對于亮度要求較高的AR微型投影裝置、車用HUD投影應用,乃至超大型的顯示看板,短期內將會陸續見到Micro LED技術逐漸導入。LEDinside預估,至2022年Micro LED產值將會達到6.94億美元。

但考量現階段Micro LED技術仍有許多技術壁壘需要克服,許多廠商在2018年先推出Mini LED背光方案,希望能吸引市場買氣。LEDinside預估,2018年下半年將會陸續見到采用Mini LED背光技術的顯示器問世,2022年Mini LED的產值將會達到6.89億美元

臺灣工研院產經中心產業分析林研詩表示:「OLED的關鍵材料掌握在日本以及歐美上,并且在藍色發光材料上仍需要突破,并且朝向中大尺寸、HDR、8K邁進,目前在高階TV上,仍是LCD與OLED之間的競爭,在今年美國的CES中,也看見透明顯示器、軟性顯示器如可折疊與可卷曲技術開始出現,次世代面板將會朝向高精細度、廣色域的方向邁進。

工研院產經中心產業分析師林松耀表示:「Micro LED的技術面上有極大的挑戰需要克服,其中的關鍵便是芯片,而高端技術、成本以及良率是各廠生產的考量主因,Micro LED的制造將會朝向集團化發展,也就是產業的垂直整合。」

林松耀繼續說道:「為此Mini LED很可能會率先推出,而主要的廠商如SONY及三星都將目標市場放在大尺寸顯示器上,而三星打算在2018年第三季開始銷售Micro LED,并展示4K電視墻,同時SONY也在今年推出8K畫質的TV。目前在Micro LED的全彩化方案上,有利用RGB三種LED芯片混成產生全彩化的效果,也有利用藍光(或UV)搭配波長轉換材料,產生紅、藍、綠三原色,以達成RGB全彩化,相關技術仍需持續精進。」

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目前Micro LED 仍面臨層層技術瓶頸,包括磊晶與芯片、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及檢測與修復技術六大面向。過去普遍認為最大瓶頸是轉移技術,但隨著各種轉移方案陸續問世,如Pick & Place轉移、流體組裝、雷射轉印,以及滾輪轉印等,可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技術方案出現,將有機會加速Micro LED的開發進程。

關鍵字:芯片技術LED

本文摘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洞口县| 雅江县| 外汇| 新昌县| 新绛县| 合肥市| 启东市| 绥中县| 昌江| 奉节县| 綦江县| 双辽市| 巩留县| 许昌市| 理塘县| 兴海县| 肥乡县| 绍兴县| 梨树县| 新丰县| 宜宾市| 彝良县| 金川县| 始兴县| 安平县| 三原县| 莆田市| 措美县| 太仓市| 准格尔旗| 申扎县| 修水县| 尖扎县| 积石山| 长岭县| 通榆县| 星子县| 河间市| 玛多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