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芯片市場動態 → 正文

紫光:緊握移動芯片和5G的突圍機會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10-13 10:33:26 本文摘自:鎂客網

當大家都在遺憾摩爾定律失效時,全球的集成電路在2018年迎來了重大的轉折點,重大市場案例頻出,讓國內國際市場都經受著不同程度的考驗。

在本次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數據與技術局指導,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主辦的AIIA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上,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張江實驗室微電子院院長楚慶將發表主題演講,通過幾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小故事,透視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變局和突破。

活動前夕,鎂客網獨家采訪了楚慶。他告訴我們,小故事的背后其實都是涉及整個信息產業的大事,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新世界的開始,也可能是舊世界的崩塌。

存儲芯片的突破,填補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空白

談及國內集成電路的發展,總有很多人會痛心疾首,感慨為什么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一直落后?為什么集成電路需要國家用大量外匯進口?

從1906年第一個電子管的誕生,其后經歷了晶體管、集成電路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快速發展,英特爾提出的摩爾定律一直在應驗,而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也一直遙遙領先。

相較之下,國內從1965年的起步并不晚,只是伴隨著一些主客觀的歷史因素,在集成電路的產業規模上,一點點被拋在了身后。

朱貽瑋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艱難歷程回顧》中提到,“從1965年多家研究所研制出集成電路樣品,經過上世紀70年代初步形成工業生產,南北以上無19廠和878廠為代表,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貴州、甘肅等省市建起一批集成電路廠,在計劃經濟年代自力更生地生產一大批小規模集成電路,但產量不大,在1978年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年代之后,受到進口電路和走私電路的沖擊,大多數企業前后紛紛退出歷史舞臺。”

始于1988年的紫光,無疑是當下國內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佼佼者。最近,紫光在南京召開了“2018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并且對外公布了兩個新品牌:移動芯片“虎賁”和物聯網芯片“春藤”。

同時,紫光也宣布,中國已有第一支采用自己自主研發芯片所生產的U盤。這意味著紫光深耕多年的存儲芯片走到了最關鍵的轉折期。

在訪談中,楚慶特別強調,存儲被稱之為信息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非常重要的領域,其未來增長的空間很大。現在,紫光往前走了一小步,這也是中國產業的一大步,填補了國內存儲芯片自研的空白。

眾所周知,過去存儲芯片市場在國內的自制率幾乎為零,基本靠進口。然而存儲產業卻是關乎國家半導體產業以及信息安全的關鍵,所以紫光這次技術突破的關鍵性可想而知。

據了解,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投入3D NAND研發近四年時間,今年32層芯片進入生產,目前已經獲得了第一個閃存芯片訂單,用于生產8GB容量的SD存儲卡,訂單規模為一萬套32層3D NAND閃存芯片。(此處的3D NAND指的是通過將原本平鋪的儲存單元堆疊起來,形成多層結構提供容量,使原本只有1層的儲存單元,堆疊成64層甚至更多。)同時,紫光將會在明年量產64層128G的存儲器,并同步研發128層256G的存儲器。

紫光:緊握移動芯片和5G的突圍機會

近幾年,紫光的每一個舉動都備受關注。

2013年年底,紫光先以18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后以9.1億美元收購銳迪科,將中國前三的兩家芯片設計公司收入囊中。這次收購也成功讓紫光成為國內芯片龍頭老大。

隨后的五年內,紫光收購了華三公司51%的股權、同方國芯36.39%的股權、攜手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進軍大數據存儲領域。

最近,為了加碼物聯網芯片RFID的研發,又傳出紫光將以26億美元收購法國芯片組件制造商Linxens。

顯而易見,紫光一方面通過收購取得國外公司的技術和經營know-how,來強化自主產業,進而完成半導體產品的進口替代,另一方面也在有序地布局閃存、手機芯片、無線芯片、安全芯片等產業鏈。

紫光新發布的“虎賁”和“春藤”就是最好的成績證明。

楚慶在提到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勢的時候表示,凡是有關智能、信息、高科技的部分幾乎都和芯片有關,所以芯片本身是我們未來高科技領域的基礎,它的趨勢有其自有的規律。

以移動芯片為例,當前市場狀況下想要獲得突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紫光選擇的是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紫光展銳手握40%的印度市場份額,印度幾乎所有的本土品牌都有采用展銳的芯片產品。去年紫光的出貨芯片量是34億,手機芯片做到了全行業第三。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2017年手機基帶處理器市場,紫光位列前十。而接下來的“虎賁”也將瞄準中高端市場,向上爭取更多市場空間。

從早期的PC時代到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過去40年間,高端市場幾乎被外企所壟斷,全球半導體芯片前十大公司主要是歐美公司。但大家普遍的信心是,即將到來的5G和AI時代,我們的追趕機會很大。

在采訪中楚慶也提到,5G是所有涉及通信和信息領域的廠商繞不開的,哪怕是那些做數字動畫以及游戲的,紫光在其中的布局自然要更深遠。

據了解,紫光展銳將在2019年推出5G芯片,實現5G芯片的商用;2020年會進一步推出5G單芯片,同時會完成高端和終端全面產品布局。

5G的戰火已經燃起,楚慶也深有感觸,他估計第一批5G手機將在2020年做到規模試商用。“等到規模商用以后,消費者可能才能切身體會到5G,因為這其中還涉及業務開發環節:是否有足夠強和多的開發者去研發可以體驗5G具體優勢的業務。”

當然,紫光也是以一個開闊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和競爭,“5G是一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希望更多的廠商投身其中,讓5G這團火燒的更旺,我們并不視他們為對手。”

關于做芯片和投資的思考

當我們從移動互聯網踏入人工智能的風口,隨之而來的是與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開始涉獵芯片產業,從2017年到2018年,粗略估計,至少有四十多家初創企業對外宣布要自己研發芯片,橫跨語音、視覺等各個垂直行業,從前的巨頭逐鹿戰場正在轉變為諸侯混戰的局面。

在芯片投資熱的催化下,做芯片成了一個時髦簡單的行為。楚慶也頗為感慨,“做芯片的公司確實非常多,但是實際接觸很多初創企業后,覺得它們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很多人的技術、產業背景以及積淀都不夠。”

另外,楚慶還點出了當下國內芯片投資的尷尬處境,中國的芯片投資熱是對的,是中國必須要走的產業升級,但芯片投資是門檻很高的技術活,“這個領域內投資人的素質亟待提高,多數從事投資、包括做投資決策的人,實際上并無經驗,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投資效率并不高。芯片作為硬件的基礎,除了要有耐心,也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它的技術門檻很高。”

關鍵字:移動芯片

本文摘自:鎂客網

x 紫光:緊握移動芯片和5G的突圍機會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芯片市場動態 → 正文

紫光:緊握移動芯片和5G的突圍機會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10-13 10:33:26 本文摘自:鎂客網

當大家都在遺憾摩爾定律失效時,全球的集成電路在2018年迎來了重大的轉折點,重大市場案例頻出,讓國內國際市場都經受著不同程度的考驗。

在本次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數據與技術局指導,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主辦的AIIA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上,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張江實驗室微電子院院長楚慶將發表主題演講,通過幾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小故事,透視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變局和突破。

活動前夕,鎂客網獨家采訪了楚慶。他告訴我們,小故事的背后其實都是涉及整個信息產業的大事,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新世界的開始,也可能是舊世界的崩塌。

存儲芯片的突破,填補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空白

談及國內集成電路的發展,總有很多人會痛心疾首,感慨為什么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一直落后?為什么集成電路需要國家用大量外匯進口?

從1906年第一個電子管的誕生,其后經歷了晶體管、集成電路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快速發展,英特爾提出的摩爾定律一直在應驗,而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也一直遙遙領先。

相較之下,國內從1965年的起步并不晚,只是伴隨著一些主客觀的歷史因素,在集成電路的產業規模上,一點點被拋在了身后。

朱貽瑋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艱難歷程回顧》中提到,“從1965年多家研究所研制出集成電路樣品,經過上世紀70年代初步形成工業生產,南北以上無19廠和878廠為代表,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貴州、甘肅等省市建起一批集成電路廠,在計劃經濟年代自力更生地生產一大批小規模集成電路,但產量不大,在1978年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年代之后,受到進口電路和走私電路的沖擊,大多數企業前后紛紛退出歷史舞臺。”

始于1988年的紫光,無疑是當下國內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佼佼者。最近,紫光在南京召開了“2018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并且對外公布了兩個新品牌:移動芯片“虎賁”和物聯網芯片“春藤”。

同時,紫光也宣布,中國已有第一支采用自己自主研發芯片所生產的U盤。這意味著紫光深耕多年的存儲芯片走到了最關鍵的轉折期。

在訪談中,楚慶特別強調,存儲被稱之為信息工業的糧食和血液,是非常重要的領域,其未來增長的空間很大。現在,紫光往前走了一小步,這也是中國產業的一大步,填補了國內存儲芯片自研的空白。

眾所周知,過去存儲芯片市場在國內的自制率幾乎為零,基本靠進口。然而存儲產業卻是關乎國家半導體產業以及信息安全的關鍵,所以紫光這次技術突破的關鍵性可想而知。

據了解,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投入3D NAND研發近四年時間,今年32層芯片進入生產,目前已經獲得了第一個閃存芯片訂單,用于生產8GB容量的SD存儲卡,訂單規模為一萬套32層3D NAND閃存芯片。(此處的3D NAND指的是通過將原本平鋪的儲存單元堆疊起來,形成多層結構提供容量,使原本只有1層的儲存單元,堆疊成64層甚至更多。)同時,紫光將會在明年量產64層128G的存儲器,并同步研發128層256G的存儲器。

紫光:緊握移動芯片和5G的突圍機會

近幾年,紫光的每一個舉動都備受關注。

2013年年底,紫光先以18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后以9.1億美元收購銳迪科,將中國前三的兩家芯片設計公司收入囊中。這次收購也成功讓紫光成為國內芯片龍頭老大。

隨后的五年內,紫光收購了華三公司51%的股權、同方國芯36.39%的股權、攜手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進軍大數據存儲領域。

最近,為了加碼物聯網芯片RFID的研發,又傳出紫光將以26億美元收購法國芯片組件制造商Linxens。

顯而易見,紫光一方面通過收購取得國外公司的技術和經營know-how,來強化自主產業,進而完成半導體產品的進口替代,另一方面也在有序地布局閃存、手機芯片、無線芯片、安全芯片等產業鏈。

紫光新發布的“虎賁”和“春藤”就是最好的成績證明。

楚慶在提到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勢的時候表示,凡是有關智能、信息、高科技的部分幾乎都和芯片有關,所以芯片本身是我們未來高科技領域的基礎,它的趨勢有其自有的規律。

以移動芯片為例,當前市場狀況下想要獲得突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紫光選擇的是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紫光展銳手握40%的印度市場份額,印度幾乎所有的本土品牌都有采用展銳的芯片產品。去年紫光的出貨芯片量是34億,手機芯片做到了全行業第三。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2017年手機基帶處理器市場,紫光位列前十。而接下來的“虎賁”也將瞄準中高端市場,向上爭取更多市場空間。

從早期的PC時代到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過去40年間,高端市場幾乎被外企所壟斷,全球半導體芯片前十大公司主要是歐美公司。但大家普遍的信心是,即將到來的5G和AI時代,我們的追趕機會很大。

在采訪中楚慶也提到,5G是所有涉及通信和信息領域的廠商繞不開的,哪怕是那些做數字動畫以及游戲的,紫光在其中的布局自然要更深遠。

據了解,紫光展銳將在2019年推出5G芯片,實現5G芯片的商用;2020年會進一步推出5G單芯片,同時會完成高端和終端全面產品布局。

5G的戰火已經燃起,楚慶也深有感觸,他估計第一批5G手機將在2020年做到規模試商用。“等到規模商用以后,消費者可能才能切身體會到5G,因為這其中還涉及業務開發環節:是否有足夠強和多的開發者去研發可以體驗5G具體優勢的業務。”

當然,紫光也是以一個開闊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和競爭,“5G是一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希望更多的廠商投身其中,讓5G這團火燒的更旺,我們并不視他們為對手。”

關于做芯片和投資的思考

當我們從移動互聯網踏入人工智能的風口,隨之而來的是與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開始涉獵芯片產業,從2017年到2018年,粗略估計,至少有四十多家初創企業對外宣布要自己研發芯片,橫跨語音、視覺等各個垂直行業,從前的巨頭逐鹿戰場正在轉變為諸侯混戰的局面。

在芯片投資熱的催化下,做芯片成了一個時髦簡單的行為。楚慶也頗為感慨,“做芯片的公司確實非常多,但是實際接觸很多初創企業后,覺得它們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很多人的技術、產業背景以及積淀都不夠。”

另外,楚慶還點出了當下國內芯片投資的尷尬處境,中國的芯片投資熱是對的,是中國必須要走的產業升級,但芯片投資是門檻很高的技術活,“這個領域內投資人的素質亟待提高,多數從事投資、包括做投資決策的人,實際上并無經驗,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投資效率并不高。芯片作為硬件的基礎,除了要有耐心,也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它的技術門檻很高。”

關鍵字:移動芯片

本文摘自:鎂客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云和县| 华亭县| 昭觉县| 郯城县| 山西省| 湖口县| 高碑店市| 开平市| 和顺县| 青冈县| 焦作市| 武城县| 辽中县| 徐州市| 曲沃县| 屏东县| 罗平县| 探索| 登封市| 桓仁| 大足县| 侯马市| 和田市| 连山| 昌江| 清水河县| 南澳县| 丰顺县| 青川县| 临清市| 龙南县| 肇东市| 陇南市| 武夷山市| 五峰| 河南省| 开平市| 东城区| 宝丰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