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芯片市場動態 → 正文

蘋果研發電腦芯片,拋棄英特爾有那么容易嗎?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05 18:24:51 本文摘自:百略網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計劃最早于 2020 年在 Mac 產品線上用上自研芯片,用以取代英特爾處理器。報道稱,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下跌 9.2%,為兩年來最大跌幅。

蘋果一向不吝于增加對于硬件產品的掌控力,但在桌面設備上,卻不得不受制于英特爾。掌控欲極強的蘋果,必然不會甘心于在電腦核心芯片上始終為人所制,自主研發桌面端的芯片遲早會到來。

從英特爾的股價表現來看,蘋果的措施似乎影響頗深。但事實上,發展自主芯片對于蘋果來說并沒有那么容易,而對于英特爾,其影響也沒有那么嚴重。

進擊的蘋果芯

對于硬件廠商來說,無法掌控產品的核心元器件,意味著產品更新節奏、新功能的實現都要考慮合作伙伴的進展,這無疑是痛苦的。LG 在 2017 年被迫使用前代處理器而使得 G6 一代產品折戟沉沙,就是因為命脈掌握在高通手中而無可奈何。

在手機業務上,蘋果并沒有受到如此困擾。去年發布的 iPhone X , Face ID、AR 等核心賣點,無不依賴于 A11 仿生芯片提供的計算能力,如果 A 系列芯片是由其它技術廠商提供,iPhone 能否持續引領手機行業的創新,難免得畫下一個問號。

除手機搭載的 A 系列芯片之外,過去幾年,蘋果還研發出了搭載在 Apple Watch 上的 S 系列、搭載在 AirPods 上的 W 系列以及以協處理器的身份存在于 Mac 上的 T 系列芯片。2017 年,蘋果還開啟了 GPU 的自主研發——大包大攬的蘋果,正在努力地完成全方位的芯片自主化,備受困擾的桌面端處理器,成為蘋果下一個攻克的目標,幾乎是必然。

畢竟,英特爾主導的酷睿處理器,已經困擾了蘋果許久。

2014 年,蘋果新發布的 MacBook Pro 由于英特爾第五代酷睿處理器的延遲上市,不得已使用前代產品,在性能上留下了遺憾,只能在次年發布 MacBook Pro 2015 來彌補。

2016 年,蘋果全新的 MacBook 系列登場,更輕薄的設計及全新的 Touch Bar,為這一代產品賦予了里程碑式的意義。然而,尷尬的歷史再次上演——跳票的英特爾第七代處理器,讓蘋果又一次被迫使用前代產品,并又一次在次年,發布新品以彌補缺憾。

一款產品發布兩次用以彌補性能上的缺憾,這樣的事情,蘋果不會有耐心一直做下去。只有研發出自主的桌面端處理器芯片,蘋果才能早起電腦業務上,依據自身的產品線路圖做出更新,而不是在開發新品時,還要考慮英特爾的產品線路圖。

除此之外,蘋果在軟硬件上的進一步整合,也依賴于核心處理器。此前,彭博社曾報道稱,蘋果內部正在進行一項名為「Marzipan」的計劃,旨在打造一個讓開發者們開發出可以同時在 iOS 和 macOS 上同時運行。盡管這一項計劃并未得到證實,但蘋果致力于打造出完善的「生態體系」,加強各設備之間的關聯的動作,一直沒有停止。

當前的蘋果生態中,Apple Watch 可以為 iPhone 提供通知甚至接聽電話,同時還可以作為 Mac 的解鎖設備,各蘋果設備之間的交互融合正顯得越來越緊密。例如,通過 iCloud,在 iPhone 上復制的文字,可以在 Mac 或 iPad 上直接粘貼。這一功能背后,反映的是蘋果不斷加強的生態體系。而目前,Mac 上搭載的英特爾芯片,成為了唯一的阻礙。

與此同時,如果蘋果能夠研發出自主電腦處理器,還將更好地完善電腦設備的軟硬件優化,增加續航。更重要的是,在電腦市場中,它將是唯一一家能夠自主生產芯片的電腦廠商。面對聯想、惠普等競爭對手,蘋果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實現差異化競爭——

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蘋果都擁有足夠的理由,拋棄英特爾,研發自主處理器。唯一的問題是,對于蘋果來說,更換處理器平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蘋果的轉身之痛

如果蘋果在未來幾年內,完成了自主芯片的研發,并真正開始執行處理器平臺的轉移,那么這將是蘋果的第四次平臺遷移。

早年間,蘋果將 Apple Ⅱ 的 8 位 6502 處理器,改為摩托羅拉生產的 68k 處理器架構。之后,到 1994 年到 1996 年間,蘋果選擇停止使用 68K 處理器,改用蘋果與摩托羅拉、IBM 共同開發的 PowerPC 處理器。這次轉移耗費數年時間,在此期間,蘋果還推出了可以同時運行在兩款處理器之上的操作系統。

2005 年 6 月,蘋果再次開啟平臺遷移計劃,正式將蘋果電腦遷移至英特爾 X86 平臺。宣布計劃之后的一年內,蘋果發布了多款基于英特爾的硬件設備,用以加快替代舊設備的步伐,并在 2006 年 8 月完成了硬件階段的遷移。

但是,遷移帶來的代價是,蘋果在加下來的幾年內發布的操作系統,必須兼顧兩大平臺。這一現象持續到 2009 年才最終結束。這樣復雜的情形,為開發者增加了不小的負擔。所有的開發者必須重新編譯甚至重新編寫運行在 Mac OS 上的程序。

轉移過程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整個軟件體系的推到重來,都將是蘋果面臨的巨大挑戰。此外,蘋果基于 ARM 架構打造的全新處理器,如何在計算實力上達到英特爾的水準,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ARM 架構的優勢在于效率,即能夠維持良好的續航能力。但是就絕對計算能力來說,與英特爾的內核實力差距仍然不小。國外科技分析企業 Moor Insights&Strategy 的創始人 Patrick Moorhead 在將 ARM 的能力與入門級英特爾芯片進行了比較之后表示:「從計算的角度來看,ARM 的水準大概等同于 Core i3 或者低端 Core i5 。我無法想象,到2020年,蘋果的處理器可以接近 Xeon 或 Core i7 的實力。」

計算能力的缺失,意味著未來蘋果唯一的解決方案,是在產品線上使用 ARM 架構搭配低端產品、英特爾架構搭配高端產品,但是更加復雜的過度階段,無疑會對開發者和消費者帶來額外的負擔。這些問題,是蘋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蘋果是唯一完成了核心部件平臺遷移的企業,有著多次遷移平臺經驗的蘋果,為了未來對于產品的進一步控制,在條件成熟時,必然是愿意耗費一定的成本,去完成這一次的平臺遷移。

此前,喬布斯在拋棄 PowerPC 處理器時給出的理由是,PowerPC 在技術發展上令人失望,無法滿足蘋果未來的需要和部署。顯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慢速迭代為名的英特爾,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同樣的原因被蘋果不惜代價而拋棄。

不過,對于英特爾而言,被蘋果拋棄的代價果真如股價下跌那樣嚴重嗎?

淡定的英特爾

此次蘋果自主研發桌面級處理器,又一次彰顯了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外媒報道,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大跌 9.2%,創下兩年來的最大跌幅。

但事實上,蘋果對于英特爾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一家華爾街公司的金融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受蘋果影響導致股價大跌,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絕佳的買入機會,理由是蘋果在電腦市場的份額不大,市場對此反映過分強烈。

這位分析師所陳述的的確是事實。根據 Statista 提供的數據,2017 年,全球電腦市場中,蘋果的份額只占 7.4%,遠落后于惠普、聯想和戴爾。蘋果電腦由于其高昂的售價,以及在兼容軟件上與搭載 Windows 系統的 PC 存在差距,因此還屬于小眾品牌。僅蘋果一家,還不足以撼動 Wintel 聯盟的根本。

華爾街分析師還在其分析中寫到,「我們預計蘋果之外的任何 PC 制造商,都不會考慮設計自己的 CPU。」這一說法顯然同樣正確。除蘋果外,尚沒有其它企業,具備自主設計 CPU 的能力,蘋果一家的出逃,并不足以影響英特爾的根本。而英特爾的財報同樣印證了這一點。目前,蘋果在英特爾的全年營收中只貢獻了 4%,而利潤不足 1%。顯然,股票的大跌,是資本市場對于蘋果這一龐然大物的過分反應。

位于英國的金融機構巴克萊銀行給出了同樣的結論,其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目前的業務核心為服務器及企業服務,前景良好。因此,分析師將英特爾的預期股價定為 55 美元,相對目前市值高出 12%。

顯然,蘋果拋棄英特爾并不容易,而對于英特爾來說,其影響也并不巨大。但對兩者來說,如何做好未來的布局,才是一切動作的核心。

蘋果試圖通過硬件的掌控,來打造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鞏固自身的應用生態;而英特爾在錯失了移動互聯網之后,將眼光放在了 5G 及人工智能之上。兩家目前合作不多的科技巨頭,僅有的鏈接產生了雙方動作上的相互影響實屬正常,但是長期來看,雙方并不存在太多的利益糾葛。

不過,蘋果的桌面端芯片仍然值得期待。畢竟,英特爾在芯片領域的絕對霸主地位,多年來無人可戰。如果蘋果可以拿出更多的可能,那么對于蘋果本身,對于英特爾,以及對于整個電腦行業,都會是一次新的變革機會。

關鍵字:芯片電腦研發蘋果

本文摘自:百略網

x 蘋果研發電腦芯片,拋棄英特爾有那么容易嗎?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芯片市場動態 → 正文

蘋果研發電腦芯片,拋棄英特爾有那么容易嗎?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05 18:24:51 本文摘自:百略網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計劃最早于 2020 年在 Mac 產品線上用上自研芯片,用以取代英特爾處理器。報道稱,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下跌 9.2%,為兩年來最大跌幅。

蘋果一向不吝于增加對于硬件產品的掌控力,但在桌面設備上,卻不得不受制于英特爾。掌控欲極強的蘋果,必然不會甘心于在電腦核心芯片上始終為人所制,自主研發桌面端的芯片遲早會到來。

從英特爾的股價表現來看,蘋果的措施似乎影響頗深。但事實上,發展自主芯片對于蘋果來說并沒有那么容易,而對于英特爾,其影響也沒有那么嚴重。

進擊的蘋果芯

對于硬件廠商來說,無法掌控產品的核心元器件,意味著產品更新節奏、新功能的實現都要考慮合作伙伴的進展,這無疑是痛苦的。LG 在 2017 年被迫使用前代處理器而使得 G6 一代產品折戟沉沙,就是因為命脈掌握在高通手中而無可奈何。

在手機業務上,蘋果并沒有受到如此困擾。去年發布的 iPhone X , Face ID、AR 等核心賣點,無不依賴于 A11 仿生芯片提供的計算能力,如果 A 系列芯片是由其它技術廠商提供,iPhone 能否持續引領手機行業的創新,難免得畫下一個問號。

除手機搭載的 A 系列芯片之外,過去幾年,蘋果還研發出了搭載在 Apple Watch 上的 S 系列、搭載在 AirPods 上的 W 系列以及以協處理器的身份存在于 Mac 上的 T 系列芯片。2017 年,蘋果還開啟了 GPU 的自主研發——大包大攬的蘋果,正在努力地完成全方位的芯片自主化,備受困擾的桌面端處理器,成為蘋果下一個攻克的目標,幾乎是必然。

畢竟,英特爾主導的酷睿處理器,已經困擾了蘋果許久。

2014 年,蘋果新發布的 MacBook Pro 由于英特爾第五代酷睿處理器的延遲上市,不得已使用前代產品,在性能上留下了遺憾,只能在次年發布 MacBook Pro 2015 來彌補。

2016 年,蘋果全新的 MacBook 系列登場,更輕薄的設計及全新的 Touch Bar,為這一代產品賦予了里程碑式的意義。然而,尷尬的歷史再次上演——跳票的英特爾第七代處理器,讓蘋果又一次被迫使用前代產品,并又一次在次年,發布新品以彌補缺憾。

一款產品發布兩次用以彌補性能上的缺憾,這樣的事情,蘋果不會有耐心一直做下去。只有研發出自主的桌面端處理器芯片,蘋果才能早起電腦業務上,依據自身的產品線路圖做出更新,而不是在開發新品時,還要考慮英特爾的產品線路圖。

除此之外,蘋果在軟硬件上的進一步整合,也依賴于核心處理器。此前,彭博社曾報道稱,蘋果內部正在進行一項名為「Marzipan」的計劃,旨在打造一個讓開發者們開發出可以同時在 iOS 和 macOS 上同時運行。盡管這一項計劃并未得到證實,但蘋果致力于打造出完善的「生態體系」,加強各設備之間的關聯的動作,一直沒有停止。

當前的蘋果生態中,Apple Watch 可以為 iPhone 提供通知甚至接聽電話,同時還可以作為 Mac 的解鎖設備,各蘋果設備之間的交互融合正顯得越來越緊密。例如,通過 iCloud,在 iPhone 上復制的文字,可以在 Mac 或 iPad 上直接粘貼。這一功能背后,反映的是蘋果不斷加強的生態體系。而目前,Mac 上搭載的英特爾芯片,成為了唯一的阻礙。

與此同時,如果蘋果能夠研發出自主電腦處理器,還將更好地完善電腦設備的軟硬件優化,增加續航。更重要的是,在電腦市場中,它將是唯一一家能夠自主生產芯片的電腦廠商。面對聯想、惠普等競爭對手,蘋果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實現差異化競爭——

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蘋果都擁有足夠的理由,拋棄英特爾,研發自主處理器。唯一的問題是,對于蘋果來說,更換處理器平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蘋果的轉身之痛

如果蘋果在未來幾年內,完成了自主芯片的研發,并真正開始執行處理器平臺的轉移,那么這將是蘋果的第四次平臺遷移。

早年間,蘋果將 Apple Ⅱ 的 8 位 6502 處理器,改為摩托羅拉生產的 68k 處理器架構。之后,到 1994 年到 1996 年間,蘋果選擇停止使用 68K 處理器,改用蘋果與摩托羅拉、IBM 共同開發的 PowerPC 處理器。這次轉移耗費數年時間,在此期間,蘋果還推出了可以同時運行在兩款處理器之上的操作系統。

2005 年 6 月,蘋果再次開啟平臺遷移計劃,正式將蘋果電腦遷移至英特爾 X86 平臺。宣布計劃之后的一年內,蘋果發布了多款基于英特爾的硬件設備,用以加快替代舊設備的步伐,并在 2006 年 8 月完成了硬件階段的遷移。

但是,遷移帶來的代價是,蘋果在加下來的幾年內發布的操作系統,必須兼顧兩大平臺。這一現象持續到 2009 年才最終結束。這樣復雜的情形,為開發者增加了不小的負擔。所有的開發者必須重新編譯甚至重新編寫運行在 Mac OS 上的程序。

轉移過程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整個軟件體系的推到重來,都將是蘋果面臨的巨大挑戰。此外,蘋果基于 ARM 架構打造的全新處理器,如何在計算實力上達到英特爾的水準,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ARM 架構的優勢在于效率,即能夠維持良好的續航能力。但是就絕對計算能力來說,與英特爾的內核實力差距仍然不小。國外科技分析企業 Moor Insights&Strategy 的創始人 Patrick Moorhead 在將 ARM 的能力與入門級英特爾芯片進行了比較之后表示:「從計算的角度來看,ARM 的水準大概等同于 Core i3 或者低端 Core i5 。我無法想象,到2020年,蘋果的處理器可以接近 Xeon 或 Core i7 的實力。」

計算能力的缺失,意味著未來蘋果唯一的解決方案,是在產品線上使用 ARM 架構搭配低端產品、英特爾架構搭配高端產品,但是更加復雜的過度階段,無疑會對開發者和消費者帶來額外的負擔。這些問題,是蘋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蘋果是唯一完成了核心部件平臺遷移的企業,有著多次遷移平臺經驗的蘋果,為了未來對于產品的進一步控制,在條件成熟時,必然是愿意耗費一定的成本,去完成這一次的平臺遷移。

此前,喬布斯在拋棄 PowerPC 處理器時給出的理由是,PowerPC 在技術發展上令人失望,無法滿足蘋果未來的需要和部署。顯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慢速迭代為名的英特爾,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同樣的原因被蘋果不惜代價而拋棄。

不過,對于英特爾而言,被蘋果拋棄的代價果真如股價下跌那樣嚴重嗎?

淡定的英特爾

此次蘋果自主研發桌面級處理器,又一次彰顯了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外媒報道,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大跌 9.2%,創下兩年來的最大跌幅。

但事實上,蘋果對于英特爾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一家華爾街公司的金融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受蘋果影響導致股價大跌,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絕佳的買入機會,理由是蘋果在電腦市場的份額不大,市場對此反映過分強烈。

這位分析師所陳述的的確是事實。根據 Statista 提供的數據,2017 年,全球電腦市場中,蘋果的份額只占 7.4%,遠落后于惠普、聯想和戴爾。蘋果電腦由于其高昂的售價,以及在兼容軟件上與搭載 Windows 系統的 PC 存在差距,因此還屬于小眾品牌。僅蘋果一家,還不足以撼動 Wintel 聯盟的根本。

華爾街分析師還在其分析中寫到,「我們預計蘋果之外的任何 PC 制造商,都不會考慮設計自己的 CPU。」這一說法顯然同樣正確。除蘋果外,尚沒有其它企業,具備自主設計 CPU 的能力,蘋果一家的出逃,并不足以影響英特爾的根本。而英特爾的財報同樣印證了這一點。目前,蘋果在英特爾的全年營收中只貢獻了 4%,而利潤不足 1%。顯然,股票的大跌,是資本市場對于蘋果這一龐然大物的過分反應。

位于英國的金融機構巴克萊銀行給出了同樣的結論,其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目前的業務核心為服務器及企業服務,前景良好。因此,分析師將英特爾的預期股價定為 55 美元,相對目前市值高出 12%。

顯然,蘋果拋棄英特爾并不容易,而對于英特爾來說,其影響也并不巨大。但對兩者來說,如何做好未來的布局,才是一切動作的核心。

蘋果試圖通過硬件的掌控,來打造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鞏固自身的應用生態;而英特爾在錯失了移動互聯網之后,將眼光放在了 5G 及人工智能之上。兩家目前合作不多的科技巨頭,僅有的鏈接產生了雙方動作上的相互影響實屬正常,但是長期來看,雙方并不存在太多的利益糾葛。

不過,蘋果的桌面端芯片仍然值得期待。畢竟,英特爾在芯片領域的絕對霸主地位,多年來無人可戰。如果蘋果可以拿出更多的可能,那么對于蘋果本身,對于英特爾,以及對于整個電腦行業,都會是一次新的變革機會。

關鍵字:芯片電腦研發蘋果

本文摘自:百略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普宁市| 刚察县| 三明市| 连江县| 浮山县| 曲阜市| 邳州市| 迁安市| 昌平区| 马尔康县| 永登县| 东兰县| 霍邱县| 库尔勒市| 岳阳县| 关岭| 双鸭山市| 米脂县| 临安市| 永福县| 孟连| 潞城市| 扬州市| 兰考县| 清新县| 桂平市| 洛宁县| 内黄县| 阳山县| 洛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疏附县| 仪陇县| 湖北省| 嘉义县| 辽阳市| 遂川县| 开远市| 清苑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