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消息,據《財富》網站報道,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英(音譯,英文名Hock Tan)幾十年來一直在攪亂半導體行業,但他顯然還沒有完成自己的戰略布局。據報道,陳福英已經在考慮出資1000億美元收購移動芯片巨頭高通,如果這項交易能夠完成,將誕生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
很多人對這項交易持懷疑態度。原因是博通擬斥資60億美元收購絡設備制造商博科(Brocade)的交易還沒有獲得批準,而該交易去年11月就宣布了;高通去年10月宣布以39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 Semiconductors),但現在時間過去一年多了,這一交易也還遠未完成。同時,高通還與蘋果陷入了一場全球性的法律大戰,而后者每年給高通貢獻了12%專利授權營收。
周五收盤時,高通股價大漲13%,至61.81美元,仍遠低于傳聞博通向其提出的報價;博通股價上漲5%,至273.63美元。
陳福英出生于馬來西亞,曾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Harvard)。那些選擇在交易中與他對賭的投資者,當塵埃落定后,往往發現自己站錯了隊。半導體行業不乏才華橫溢的工程師,如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和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但陳福英是一位財務“極客”,不僅能夠開發新技術產品,也擅長管理資產負債表。
歷史上,陳福英曾扮演“小魚吃大魚”的角色。在將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打造為一家中型的芯片制造商之后,他于2015年斥資370億美元收購了原來的博通,打造了一家世界級的芯片巨頭——世界第三大芯片制造商(保留了博通的名稱),其產品用于無線通信、智能手機、數據中心服務器等。當然,與博通相比,高通是一家大得多的公司:高通的年銷售額為220億美元,而博通為180億美元。
陳福英曾在通用公司和百事公司的財務部門工作,1992年加盟早期PC制造商Commodore,開始進入科技行業。兩年后,他跳槽到芯片制造商ICS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公司擔任首席財務官,最終晉升為首席執行官,從此開始了他的收購狂潮。他促成交易的能力,讓他與包括KKR和銀湖資本在內的頂級私募股權基金建立了良好關系。如果有人能籌集到1000億美元,完成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那可能只有陳福英。
這并不是說陳福英不懂得半導體技術。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三個學位,她喜歡開玩笑地說,半導體行業應該有更多擁有哈佛大學MBA學位的人向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的人報告工作。陳福英差不多同時擁有這兩個學位——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和哈佛大學的MBA學位。
作為一名無情的成本削減者,陳福英的方法是大膽地放棄那些開空頭支票的研發項目,而專注于最有前途的技術發展。他也喜歡公司的各個業務部門彼此間能很好地配合。例如,在將安華高科技和博通合并之后,他裁掉了博通旗下新興的物聯網部門,該部門生產的芯片用于家庭和企業的智能設備。博通的大部分芯片都銷給了像蘋果和思科系統這樣的大客戶,而其物聯網部門向數以百計的中小硬件開發商推銷產品,這種業務模式與博通的其它部門相差太遠。
高通是一家由工程師創辦并運營的公司。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該公司對各種新市場進行了嘗試,從開發采用其驍龍處理器的ARM版本Windows 10筆記本電腦,到面向自動駕駛汽車的全新中央處理器。高通與蘋果的一些爭端似乎是它自己造成的,因為該公司取消向蘋果返還原來約定的專利授權費的折扣,并停止向后者提供測試軟件。長期以來,高通收取的專利授權費費率較高,雖然給其帶來了數十億美元來自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利潤,也讓它面臨全球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壓力。
2014年,高通股價曾一度超過80美元。自那以后,其股價已累計下跌了近40%,直到周五傳言的這項交易引發了其股價大幅反彈。華爾街很多人或對這一交易持懷疑態度,但陳福英擁有財務領域的才能,可能正是高通重新回到正軌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