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些年開始重視半導體投資,試圖減少對國外進口芯片的依賴,各地陸續上馬了芯片廠項目。不過據臺灣電子時報網站4月21日報道,最近多個項目的建設暫時擱置,可能和市場過熱有關。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消息,2017年,中國市場將會建成的芯片工廠數量為14家。到2018年,中國半導體行業設備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產設備投資國。
眾所周知的是,半導體和芯片廠是一個投資密集型的產業,建設一個工廠需要幾十億甚至是上百億美元的資金。之前,中國中央政府已經制定了鼓勵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遠期計劃,而各地地方政府也正在積極引進項目,發展芯片制造業。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中國芯片廠建設出現熱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密切相關。
不過最近據行業人士觀察,中國的多家12英寸芯片廠建設項目,暫時擱置。在半導體行業,12英寸指的是晶圓的直徑,晶圓面積越大,生產芯片的效率也就越高,意味著技術更加先進。
據消息人士稱,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計劃在臺灣臺南市建設芯片廠,而臺聯電為該公司進行的一些技術開發工作已經暫停。據悉,該公司計劃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的芯片廠,主要生產內存芯片,使用臺聯電的技術。
對于相關報道,臺聯電表示相關的技術開發工作將按照計劃進行,但是目前依然處在設立研發團隊的早期階段。
消息人士稱,全球芯片制造巨頭格羅方德公司之前計劃和成都市政府合作,建設一座12英寸芯片廠,但是這一項目也沒有取得進展。
今年初,格羅方德對外宣布了消息,據稱這座芯片廠的總投資將接近100億美元。
另外更早之前,格羅方德也曾經和重慶市政府合作,準備合資建設一座12英寸芯片廠,但是這一項目也已被擱置,行業內認為該項目已經被重慶市政府取消。
半導體產業主要包括芯片設計公司和芯片制造公司,芯片設計公司采用不設工廠的方式,委托三星電子、臺積電這樣的制造公司進行代工。目前,華為、蘋果、小米等公司生產手機處理器,也是采用了這種模式。
很顯然,如果芯片代工制造公司大批涌現,可能超出行業需求,面臨無米下鍋的局面。
在此之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種觀點,即中國的半導體投資出現了過熱,各地正在建設太多的芯片工廠和生產線。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新建還是后續擴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資本投資額都比較高,據悉,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英特爾、臺積電等巨頭每年的資本開支都超過100億美元。
據相關研究機構統計,去年,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的數量已經達到1362家,同比增長了85%。
不過中國半導體產業還面臨著比較漫長的發展道路,在消費者常用的手機或者電腦處理器中,除了臺灣地區的聯發科之外,高通、英特爾、AMD等美國公司依然占據優勢。不過以小米公司為標志,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正在涉足芯片設計,此舉可以提高芯片產品的差異化特色功能,降低零部件成本,同時避免熱門芯片供應不足帶來的麻煩。
目前在一些低端的電子設備中,展訊等中國公司的芯片正在獲取越來越大的份額,這些企業面臨逐步邁向中高端芯片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