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芯片領域的第一次試水,此次小米的選擇并不激進:相關報道顯示,該平臺沒有采用高端的Cortex-A72或Cortex-A73架構,而是使用更為成熟穩定的八核Cortex-A53架構,安兔兔跑分為63581;GPU保留相同的規格,只采用Mali-T860 MP4的架構,其配置標準也與主流中端解決方案保持一致。
在自主研發處理器平臺的思路上,小米已經規劃很久。早在2015年1月,小米就聯合芯片設計商聯芯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松果電子。隨后,該公司與聯芯科技簽署了《SDR1860平臺技術轉讓合同》,將后者持有的SDR1860平臺技術以1.0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前者。同年6月,小米宣布美國高通公司前大中國區總裁王翔加入小米,開始執掌松果電子,并主導小米集成電路業務的發展。
對小米而言,將松果芯片布局在中端市場,符合當前該公司的產品線發展訴求。剛起步時,小米以“為發燒而生”為口號,其高端機型集中配置高通800系列最新的解決方案;在面向入門級市場發布紅米品牌之后,聯發科與聯芯科技的解決方案成為該系列產品的主流選擇。目前,這兩條產品線發展相對穩定,使用松果芯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一旦松果處理器成功流片并配置到小米手機上,面向中端用戶的小米C系列可能成為首選平臺。
此前,松果芯片即將落地的新聞曾多次出現。如今再次傳來小米迫切推出自研芯片的傳聞,與其遇到的兩大發展瓶頸有直接關系。
小米的第一個瓶頸是底層技術儲備。近幾年,小米頻繁遇到專利訴訟,其中2015年初愛立信發起的訴訟,曾一度讓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面臨禁售的危險。小米科技總裁林斌表示,2016年公司的專利儲備將突破1萬項,不過其中底層核心專利占比仍然不高。
縱觀智能手機的元器件,處理器平臺集成了大量專利技術。小米針對該環節加大研發力度,將大幅改善專利被動落后的局面,對未來拓展北美及歐洲等專利保護更為嚴苛的市場大有裨益。
除了技術,加強自主研發能力也是小米轉型的重要訴求。經過多年發展,小米發展模式已經非常成熟:先期舉行發布會,推出最新的智能手機博取用戶關注;中期號召用戶到小米網購買手機,實現流量定向引導;后期同步推出各類智能硬件,促發用戶的一系列購買行為。
由此可見,小米搭建了品類豐富的科技產品百貨店,成敗的關鍵在于小米手機的吸引力。可是現在的問題在于,小米手機的吸引力正在削弱。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第一季度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為920萬部,同比下跌32%;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跌38%,出貨量排位已經跌出市場前五。手機的引流效應逐漸衰退,給小米網帶的壓力降日益增加。因此,小米需要改變傳統,融入以技術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縱向整合產業鏈,緩解巨大的外部壓力。
然而一款入門級芯片不會、也不應該是小米的終點,對技術淺嘗輒止等于浪費扭轉困局的機會。小米應該盡快適應新的發展時代對企業的要求,研發出高附加值的芯片,而非只是元器件廠商創新技術的搬運工,繼續角力性價比的低端游戲。我們希望小米能夠厚積薄發,給市場講述一個從谷底絕地反擊的好故事。
在錯失內容布局后,如果把握住芯片這個機會,有可能會是小米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