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英特爾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主要面向高端)和SoFIA(主要面向低端)兩款主要針對智能手機的“凌動”(Atom)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諸多分析和評論認為,這標志著英特爾已經放棄對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芯片市場的爭奪。
嚴格意義上說,這個結論并不準確,因為此前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刻意強調了基帶芯片(調制解調器芯片)的市場潛力,而日前傳聞的蘋果今年新的iPhone7可能會部分(預計采用比例在30%左右)采用英特爾基帶芯片似乎也作證了英特爾的努力,而作為智能手機,業內知道從某種程度上,移動芯片考量的是SoC(片上系統)的整合能力,這之中,基帶芯片的作用和實力要甚于應用處理器。所以我們認為,英特爾并非是退出移動芯片市場,只是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在了基帶芯片上。盡管如此,作為當初進入移動市場,初衷和目標主要還是在應用處理器(也就是業內看中和評價英特爾在移動芯片市場成敗的標準)的英特爾依然難掩在移動衰敗的衰敗,原因何在?
當談論英特爾在移動的衰敗業內總認為與其進入移動市場過晚密切相關。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因為早在2011年英特爾就已經宣布以Atom系列處理器進軍移動市場了。而那時的智能手機市場正處在上升的爆發期,芯片市場遠不如現在激烈(除了高通、聯發科外,華為、蘋果、三星的自研手機芯片還遠未顯現出今天如此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時英特爾進入手機芯片市場的時機并不晚,那么問題來了,為何英特爾沒能把握時機呢?
眾所周知,英特爾當初進入移動芯片市場主打或者說與基于ARM架構移動芯片相比的優勢是性能。但實際情況遠非那般簡單。即盡管在某些標準跑分軟件中,Atom系列芯片確實比同等ARM架構的芯片性能強勁,但在Android手機的實際應用中,由于兼容性等原因,在標準跑分軟件中性能表現領先的Atom系列處理器出現了性能的大幅衰減,加之當時智能手機的應用對于性能的需求并不如現在這般迫切,這使得英特爾Atom芯片性能優勢大打折扣的同時,反而放大了功耗過高的軟肋。由此可以看出,英特爾在當時高估了自己Atom系列芯片的性能和錯估了移動市場對于芯片的核心需求。
更致命的是,在隨后移動芯片的發展中,英特爾刻意減緩了Atom系列芯片創新技術的應用,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在芯片制程方面,制程技術的采用總是落后于其傳統PC芯片至少一代,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芯片產業中,制程技術的提升,無論對于芯片的性能的提高還是功耗的降低都至關重要。而就在英特爾刻意減緩創新技術采用的同時,基于ARM架構的芯片的創新卻在不斷加強,并最終體現在性能上的趕超。
例如相關測試顯示,蘋果iPhone 6s的A9芯片的單核成績遠高于1.1 Ghz版MacBook(搭載雙核心四線程的Core M-5Y31處理器),多核得分也與后者接近,除此之外,A9處理器的單核表現還優于1.2GHz版Mackbook。至于性能更加強勁的蘋果iPad Pro上使用的A9X芯片,據測試顯示,運算能力已經超過12英寸MacBook配置的英特爾酷睿M芯片,盡管遠落后于高配版Macbook Pro配置的酷睿i5和i7芯片,但A9X的運算能力不輸于低配版Macbook Air配置的酷睿i5。要知道,無論是英特爾的酷睿M還是酷睿i系列芯片,它們的性能均在Atom之上的,可見Atom在移動芯片(主要是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所處的位置(性能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并在實際的市場中得到了體現。即諸多英特爾移動芯片的合作伙伴相繼放棄英特爾Atom系列芯片。例如聯想在其最初的K系列旗艦機采用英特爾Atom系列芯片之后很快便轉向了ARM架構的芯片,而一直堅持采用英特爾移動芯片的華碩近期也決定大幅削減在自家智能手機Zenfone系列采用英特爾芯片的比例,據稱縮減后的比例僅為20%。
如果說上述是英特爾移動芯片在發展過程中英特爾技術上的失誤的話,那么始于2014年的以巨額補貼硬攻平板電腦芯片市場的舉措則是市場策略的失誤。
據稱,當時英特爾的補貼十分豐厚,涉及平板廠商的營銷,芯片銷售價格也十分低廉,即便在Atom芯片平板滯銷的情況下,廠商也能從英特爾獲得減少損失的補貼。而美國貝爾斯登研究公司的報告曾估計,英特爾在每一部Atom平板上的補貼額高達51美元(超過300元人民幣),而鑒于當時全球的Android平板價格不斷走低,絕大部分的售價低于200美元,英特爾的補貼額竟然相當于Android平板電腦價格的1/4,這使得在整個2014年,英特爾的Atom平板芯片都是在毛利率為零的水平上銷售,且還沒有計算芯片的退款。
正是這種市場策略,導致英特爾僅在2014年移動芯片就虧損高達到40億美元左右,加上2013年虧損的30億美元,其總虧損達到70億美元,由于去年英特爾將移動芯片部門并入了以PC芯片為主的客戶端計算部門,掩飾了移動芯片的虧損,但據稱,從2013年到2015年這三年間,英特爾移動芯片業務的總虧損已經高達100多億美元。
俗話說:有錢要花在刀刃上。盡管3年虧損100多億美元(平均每年33億美元左右)對于年營收554億美元(以2015年營收計算)的英特爾并非傷筋動骨,重要的是,英特爾這種市場策略本身存在的悖論。由于補貼對象多是中小品牌的平板電腦廠商,這種補貼不會給英特爾在移動市場帶來品牌效應,且由于這些中下品牌均在生存和破產的邊緣,一旦英特爾減少或者取消補貼,這些品牌出于生存的考慮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成本更低的ARM芯片陣營中,而讓之前英特爾的補貼投入和獲得的市場付諸東流,這從之后的實際市場中得到了證實。
在英特爾去年宣布減少,直至取消對于平板電腦芯片補貼之后,其Atom芯片的銷量一路下滑,到今年的第一季度,英特爾的平板電腦芯片交付量暴跌了44%,交付的平板芯片為400萬片,僅是2014年巨額補貼全年出貨4600萬片(季度出貨1150萬片)的35%左右。需要說明的是,英特爾之所以選擇如此補貼的策略也從側面反映出前述Atom系列芯片技術策略的失誤。即用市場策略彌補技術策略的失誤,但不幸的是,最終的結果證明,非但沒有彌補,反而是兩種策略失誤的疊加,加速了英特爾移動芯片的衰敗。
就像文中開頭所述,當英特爾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主要面向高端)和SoFIA(主要面向低端)兩款主要針對智能手機的“凌動”(Atom)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之后,其在移動芯片市場的最后機會就是基帶芯片,而這一機會能否變成現實,還要看今年蘋果的iPhone7是否會如傳聞中那樣部分采用英特爾的基帶芯片(XMM 7360或XMM 7480),因為與應用芯片相比(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英特爾在全球手機芯片的市場份額僅為1%),雖然英特爾在基帶芯片的表現要強,但也僅占到全球基帶芯片4.6%的市場份額,遠遠落后于排名第一高通的68.8%和第二的聯發科13.8%的市場份額。這種形勢下,拿下蘋果iPhone的訂單,無論對于英特爾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還是自身士氣的提升都極為關鍵。
但愿英特爾不要重蹈Atom芯片在技術和市場策略失誤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