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旅游業樞紐。而伴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中國酒店這幾年來也發生了重大變革。
隨著近年來酒店需求的增長,進駐中國市場的酒店類型逐漸呈現多元化特征。但酒店市場的傳統格局是:上海、重慶等領先城市主打商務酒店,而西安、三亞等旅游城市以休閑特色酒店為主。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旅游業的增長促使酒店管理企業以及開發商在各地酒店市場展開多元化經營。在以商務酒店為傳統酒店類型的市場,休閑酒店得到顯著發展。
據全球領先的房地產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日發布中國酒店市場報告顯示,中國酒店市場在過去十年中的增長令人矚目。尤其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舉辦,使中國的地位日益顯著。
但在過去五年中,在需求疲弱—尤其是商務與政府的需求不佳以及平穩供應的雙重作用下,酒店客房日均價步入下行通道。為了在不斷演變、競爭升級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酒店需要增強創新意識,強化產品、服務的多元化定位,從而吸引更廣大的客戶群。
如今,為了在不斷演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酒店必須強化產品的多元化定位,以吸引更廣大的目標客戶群。
有數據顯示, 2014年末,中國五星級酒店入住率為57.9%,與去年同期持平。盡管有復蘇跡象,但由于反腐計劃力度加大、政府財政收入下滑,2015年五星酒店入住率預期將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鑒于經濟增長放緩、消費習慣改變,預期全國酒店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將在2015年繼續下滑。盡管如此,一線城市仍錄得同比增長,上海與深圳的同比增幅分別為7.1%與8.0%,較前四年平均水平分別高出0.4%與4.8%。三亞的酒店可租客房平均收入同比大漲22.7%,較前四年平均水平高出10.5%。
事實上,雖然商務酒店遭反腐打壓,經營壓力倍增。由于中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酒店業開始出現轉型,定位為休閑度假目的地的酒店正快速擴張。
以中國最為發達的旅游勝地,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三亞為例,2011年國際游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點,雖然2014年在此基礎上減少19.4%,由于國際游客選擇去往中國以外的地區休假,這股趨勢還將持續,但三亞并不會面臨重大損失。因為國內旅游(約占三亞游客的97.1%)仍在快速增加,2014年國內游客人數超過1,300萬人次,同比增加11.3%。
對此,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主管簡可向《證券日報》表示:“隨著財富逐漸增加,消費品位日趨多元,且酒店或度假村及配套設施不斷改善,國內旅游預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酒店運營商一方面進軍海外市場,搶“一杯羹”,另一方面也在開辟新途徑以增強自身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不僅出于鞏固市場份額的需要,同時也為了增進與本土開發商的合作。”
無獨有偶,借助旅游賽事快速拓展的城市還包括上海。從上海酒店市場來看,其供應持續增長,三、四星級酒店表現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