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上半年開始,中國聯通就一直處于輿論的漩渦之中。
先是中央巡視組揪出了包括宗新華、張智江等幾只大老虎,聯通集團隨即開展從上到下的整頓,一時間人心惶惶。巡視組的事情剛剛平復,輿論又把目光投向了聯通的經營業績。根據聯通所發布的經營數據,其移動用戶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下滑,半年流失近千萬用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依然在保持著正向增長。由于聯通官方對此一直沒有官方解釋,媒體們都在紛紛猜測,認為中國聯通正在擠壓發展中的水分,為可能的電信業重組做準備。在媒體廣泛流傳的版本中,中國聯通將被中國電信“吃掉”,重組為“新中國電信”,和移動展開正面有效競爭。
三人成虎,面對著日復一日的重組傳聞,中國聯通終于坐不住了。在今天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郭軍解釋了半年凈流失千萬用戶的原因。在他看來主要有三點,移動通信市場飽和,受到成本壓降等產業政策的影響,還有就是中國聯通轉型的陣痛。
首先是市場飽和,從三家運營商公布的數據看,全國移動業務用戶已達12.9億戶,多數城市移動電話滲透率超過100%,新增市場空間非常有限。
其次受到成本壓降、實名制等宏觀政策的影響。在郭軍看來,這些政策對聯通影響最大。盡管聯通公司近年來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但由于歷史原因,相比友商而言,聯通收入規模有限。
成本壓降后,中國聯通成本轉換空間較小,只能剛性壓縮終端補貼成本和傭金等營銷成本,直接影響了社會渠道的盈利和發展能力,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這方面明顯好于中國聯通。中國聯通社會渠道業務發展比重在三家運營商中占比最高,實名制實施后,對中國聯通移動業務發展影響最大。
第三是中國聯通主動開展業務轉型帶來的陣痛。移動通信大發展時期,運營商成本換收入,用戶“大進大出”,發展用戶與凈增用戶比超過10:1,局部市場甚至超過20:1。
在國內移動通信市場已日趨飽和的狀態下,這種比拼傭金成本和終端補貼簡單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近兩年來,中國聯通一直在探索轉變營銷模式,由規模發展向質量發展轉型,明確提出由增長發展向增存并重發展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必然會帶來用戶數量的波動。
不過,話說回來,聯通的問題真的是上述三點產業大環境所帶來的嗎?作為身在其中的通信人,相信你會有著不一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