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倉庫內堆積如山的WLAN產品,趙宇(化名)的眼中盡是無奈和悲苦;這本來是中國移動2012年WLAN集采中中標的產品,但現在卻依然躺在設備商的庫房內。
“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果能夠落地。”趙宇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落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為不僅僅廠商手里有大量庫存,中國移動很多省分公司的庫房內也躺著上萬套設備,“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消化完。”
趙宇所服務的公司,因為有別的產品線的存在,還能夠挺過這一關,但已經有中標的廠商游走在關門倒閉的邊緣。而這一切,都源自于中國移動龐大、短暫而又不能既是落地的WLAN投資計劃。“中國移動創造了這個運營商WLAN細分產業鏈條,但現在卻又棄之不顧,作為設備廠商,我們有什么辦法又有什么錯?”
移動的承諾
故事要從四年前說起,中國移動提出了“四網協同”的整體戰略,將WLAN納入到大網中來,這才全球移動通信的運營歷史上很少見。隨著WLAN地位的提升,中國移動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設備集采和網絡建設。
按照當時的規劃,到2015年,中國移動將要建設600萬個AP,僅2012年單年的采購量就達到了129萬個。龐大的采購計劃深深刺激了產業鏈,很多企業一頭扎進來,其中不僅僅有華為、中興這樣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也有H3C、銳捷等企業網玩家,更有弘浩明傳、傲天動聯等主打“電信級WLAN”的專業類廠商。
但現在看來,“電信級WLAN”就是一個“虛妄”的市場。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移動WLAN的戰略部署有著獨特的產業背景,用戶對于移動寬帶接入的需求已經出現,但當時的TD-SCDMA網絡難以滿足需求,WLAN作為中國移動四網協同戰略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PC和手機數據分流的重任。回頭來看,WLAN的部署也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極大分流了用戶移動數據需求,幫助中國移動挺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產業大環境已經完全改變。TD-LTE產業鏈的快速成熟以及固網牌照的獲得,WLAN的應用場景已經被壓縮,中國移動現在已經不再恐懼甚至是希望移動流量的爆炸性增長,因為它已經有了一張堅強的TD-LTE網絡。同時,WLAN本身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移動業投資熱情。根據從中國移動2013年上半年財,中國移動無線流量同步增加129.0%,至2228億MB,收入增速62.2%,達到474.03億元。而WLAN流量達到6686億MB,約占總流量的75%,而收入卻為12.82億元。
可以說,作為一個市場競爭的參與者,中國移動大幅削減WLAN投入事出有因有情可原;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央企,一個電信級WLAN產業鏈的創建者和主導者,中國移動的這種“斷崖”式策略并不可取。
斷崖的策略
在此之前,就沒有電信級WLAN這種概念。因為,電信級和WLAN就是兩個思維,一個強調等級、控制和高可靠,另外一個則是互聯網式的自由、平等和盡力而為。
但中國移動四網協同戰略的出現,使得這兩個概念出現了“融合”,WLAN開始引入認證、鑒權、計費等很多電信級功能,這會不會是一個新的市場?資本市場可能不會給予很長時間的等待和論證,大量的企業開始涌入到這個領域,因為他們相信中國移動的產業號召力和催熟能力。
但他們沒有想到,中國移動會采用這種“斷崖”式策略。當然,這并不是中國移動首次采用這種策略,在今年TD-SCDMA終端領域內也發生了同樣事情,要求渠道廠商降價清倉并同時取消相關補貼。
一位國代的大區老總說,因為移動斷崖式政策,讓工廠和國代損失慘重,幾十億的損失基本上把頭三年賺的都貼回去了,有的留下了點品牌價值,而過度依賴移動渠道的,連毛都沒留下。這種表面遵從市場規律,卻完全不考慮產業鏈合作伙伴利益的做法,也引起了業內的普遍不滿。
但與TD-SCDMA終端廠商相比,WLAN廠商的處境更為艱難,降價銷售和補貼消失,只是吃掉了可能的利潤,還不至于蝕了老本。但WLAN產品的遲遲難以落地,卻把有些企業逼上了絕路。據筆者了解,曾經大比重中標2012年WLAN集采的某廠商,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市場部已經整體被裁撤。
WLAN廠商們按照中國移動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來提供產品和服務,通過慘烈的價格戰拿到的市場份額,為什么遲遲不能落地?中國移動自身策略的調整無可厚非,但為什么要讓產業鏈來背這個責任?殊不知,這種“斷崖“式的策略不但極大傷害了產業鏈的感情,傷害了產業鏈的持續創新能力,也傷害了移動自己。
坐擁8億用戶,數千億盈余,上萬億資產,中國移動在產業市場上的確是風光無限;但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央企,作為一個個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中國移動更應該盡到的責任是如何培育帶動國內ICT產業的群體性突破和創新,這種斷崖式的策略真心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