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9日發布的《關于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提出,放開所有電信業務資費。電信業務資費均實行市場調節價,電信企業可根據市場情況及用戶需求制定資費方案,包括具體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及計費方式。該通告已于10日起開始執行。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期發布文件稱,從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稅率分兩檔,基礎電信服務征收11%的稅率,增值電信服務適用6%的稅率;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3家基礎電信企業正在研究共同組建一家通信設施公司,負責統籌建設通信鐵塔設施,進一步提高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
“電信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運營商之間的博弈也將開始加碼,這是一場市場化競爭下的較量。”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均表示,隨著虛擬運營商的進入,業內或將出現采取“跳樓價”甚至“零價格”來爭奪用戶的場景,營改增短期內會給運營商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利于業內企業發展轉型。
或打價格戰
“雖然通告本身并不會直接帶來價格的下調,但未來一定會促進電信資費的進一步下降。”獨立電信咨詢顧問付亮認為,通告出臺的時間點正好也是通信業的升級轉折期,以往電信促銷多是語音上的促銷,目前正逐漸轉向流量上的促銷。隨著從2G、3G 向4G 的轉移,運營商的流量成本正快速下降,技術升級的前提下,未來存在流量資費大幅下降的空間。而對更多虛擬運營商的加入,市場很有可能會針對3G、4G推出更低價的流量包。
去年年底,工信部首次給11家企業發放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牌照 ,標志著民營資本正式進入電信業。而三大運營商也已逐漸與合作的虛擬運營商就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達成了一致。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虛擬運營商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易也表示,在目前已經獲得牌照的虛擬運營商中,既有國美、蘇寧這樣的老牌價格殺手,又有京東、阿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他們往往都更喜歡扮演“價格殺手”的角色。未來不排除某些虛擬運營商采取“跳樓價”甚至“零價格”來爭奪用戶。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表示,與三大傳統運營商相比,其實虛擬運營商更有著輕資產、無包袱的優點,虛擬運營商未來資費下調的空間更大。
早有防備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近日表示,中國移動將用市場機制確定資費價格,充分滿足客戶的多元化資費需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也表示了同樣的態度。
國內某虛擬運營商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其實電信資費市場化定價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提出,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了取消電信業務資費的審批,近日的通告只是確定執行時間,業界對此也早有準備。
“電信資費的正式放開不會對虛擬運營業務有任何影響,我們正在為馬上到來的放號做準備。”有虛擬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電信資費審批取消對于虛擬運營商肯定是利好政策,因為虛擬運營商將有更加靈活和高效的定價權。
據導報記者了解,為了防止傳統運營商自身下調資費對整個市場帶來的變化,虛擬運營商在與傳統運營商合作前,都簽訂了虛擬業務協議,該協議就規定雙方的結算價格會隨著市場上資費的調整而變化,規避了可能存在的資費政策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