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8月24日,對于鏈圈和幣圈來說,即便不是黑色星期五,那至少整體氣氛也是灰色的。
當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而就在幾天前,一批“知名”鏈圈和幣圈媒體被集體封號。雖然監管層并未打出真正的“實拳”,但無疑是一盆涼水澆了透心涼。
就在眾多媒體人心惶惶,項目方風聲鶴唳的當口,另一些業內人士卻滿懷信心。
對于近期監管的發聲,上海區塊鏈產業聯盟國際交流委員會主席、溫州區塊鏈產業聯盟聯合發起人、東南亞區塊鏈產業聯盟聯合發起人方天葉近日向算力智庫表示:“這是利好消息。去年‘九四’后市場出現暴跌,但本次監管發聲后市場不僅沒有出現大幅波動,還有小幅上漲。這說明中國市場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正在減小,也表明了市場趨于理性。”
除了正面態度外,更有實際行動。幾乎就在本次監管發聲的同一時間,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紐約)揭牌儀式在紐約華爾街正式舉行。該中心理事長郭宇航在現場自信地表示,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致力于為中國區塊鏈項目提供契機,接軌全球先進技術、跨國公司、研究機構和高等學府。中心相當于一條“鏈”,將中國區塊鏈行業與世界緊密相連。
可以看到,在大環境不甚理想,眾多商業參與者茫然無措之際,區塊鏈民間組織正在不斷發展壯大,以更純粹的態度和更務實的行動,成為行業的一股清流。
區塊鏈組織層出不窮
算力智庫發現,各類區塊鏈組織近年來發展迅速,單從名稱來看就有各種“聯盟”、“中心”、“協會”等等,而從類型來看也有研究類、行業交流類、業務類等。
從性質來看,由于鏈圈和幣圈在國內監管氛圍中的地位仍然模糊,絕大部分區塊鏈組織都為民間組織,真正官方性質的組織少之又少。
比如在上海,盡管有各類區塊鏈研究中心和產業聯盟等組織,但從目前來看,官方組織僅有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一家。算力智庫對此曾有專門報道,可點擊閱讀《進擊的上海:區塊鏈產業中心的下一匹黑馬?》。
在民間層面,各類區塊鏈組織的初衷、架構、運營方式等也各不相同。
以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為例,據公開資料顯示,該中心在北京市金融局支持下,由互聯網金融博物館聯合部分區塊鏈業界機構,早在2015年11月就在北京率先成立。
其后,該中心又不斷發展出不少區域中心,如2016年成立杭州中心、2017年成立上海中心、2018年成立深圳中心。自今年以來,其更開啟了海外擴張步伐,先后在硅谷、迪拜、紐約成立區域中心。
除了“某某中心”一類的區塊鏈民間組織,聯盟也是民間組織的另一大形式。
以方天葉參與發起的幾大聯盟為例,上海區塊鏈產業聯盟于今年4月掛牌成立。該聯盟受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指導,由多家上市公司、區塊鏈技術科研機構、區塊鏈產業應用創新企業、相關產業優秀企業與組織共同發起,旨在為區塊鏈企業、區塊鏈媒體等相關機構提供了更好的交流與學習平臺。
上海區塊鏈產業聯盟成立后僅3個多月,溫州區塊鏈產業聯盟揭牌。據了解,該聯盟還將以自身平臺為基礎,成立區域技術應用研究中心、區塊鏈技術應用開發服務中心、區塊鏈產業投資基金等5大機構。
據方天葉介紹,上海區塊鏈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多為區塊鏈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在這樣的組織里,每家企業的訴求各不同,因此聯盟的工作更為多元化。而溫州區塊鏈產業聯盟則由溫州商會發起,參與企業多是實體企業,因此目標會更實際一些,更多會考慮到幫助企業業務發展。
方天葉告訴算力智庫,區塊鏈行業內真正的大組織都在國外,如Fabric、R3、IBM等,而相比之下中國對NGO(非政府組織)則缺乏經驗,做大的很少。相對來說,國內企業長久以來都把盈利作為首要目標,社會型企業數量較少,而國外商業型企業和社會型企業數量比例更為均衡,發展也比國內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