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對微信公眾號被封作出說明,表示不影響旗下其他業務的正常經營,幣世界CEO譚晨輝更新朋友圈動態,“雖然從微信起步,但我司很早就去微信化啦,勿念”。
比特幣大火之后,區塊鏈類媒體泥沙俱下,禁止,從來不是壞事,禁而不止,也一直相伴相生。
打著媒體大旗,入局
區塊鏈概念源自比特幣,2008年,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之后8年時間,區塊鏈技術應用多遠擴展。2017年,在行業點燃了一把火,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價格節節攀升,區塊鏈、幣圈、分布式等關鍵詞迅速刷屏。
當年9月,中國政府網絡發表文章《我國區塊鏈產業有望走在世界前列》,這一動作意在普及區塊鏈概念,也明確表示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彼時,《圖說區塊鏈》一書迅速占領金融科技讀物熱銷榜榜首位置,而區塊鏈在金融、保險、公證、零售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也在加速落地。
不少資本大佬發聲,為區塊鏈背書,相關會議讓人應接不暇,各種新幣密集推出,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造富神話”。
行業熱,有錢賺,一向鐘愛借風口起飛的企業及外行人士思考著怎么才能也去分一杯羹。
有大佬背書,有資本追捧,還要有媒體推廣,這是多數領域內新項目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無疑,以媒體形態入局區塊鏈,無需翻越技術高墻,門檻最低。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區塊鏈相關崗位招聘需求猛增,到2018年1-2月,區塊鏈相關職位招聘需求是2017年同期的9.7倍,發布相關招聘需求的公司數量同比增長了4.6倍。
2018年1月,約有50個區塊鏈自媒體出世。很快的,接棒Papi醬、同道大叔,區塊鏈自媒體成立之后融資潮主角。界面梳理了2018年2月1日到3月6日的融資數據,34天時間里,8家專業區塊鏈媒體拿到了融資。
2018年1月-3月部分區塊鏈自媒體獲得融資情況(圖源自傳媒觀)
熱鬧背后,怪象叢生。今年2月8日成立的火星財經,在次月6日完成A輪融資,估值1.5億元人民幣。另外,在《新京報》的調查中,一位傳統財經記者開始做區塊鏈公眾號僅20天后就引來6位投資人上門,可是文章閱讀量還徘徊在三位數。
頂風冒進,必遭洗牌
就在媒體泡沫開始滋生之時,區塊鏈行業已經開始了泡沫刺穿的陣痛。
大行業形勢早就一分為二,鏈圈拓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幣圈在高風險之下玩轉數字貨幣。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進行的ICO工65次,超過10萬名投資者參與,ICO指的是用虛擬幣去投資的早期產品或者項目的行為,以法定貨幣購買虛擬貨幣后進行投資,再獲取代幣,投資者要么一夜暴富,要么血本無歸,而發行代幣方則能輕松完成ICO之前的私募籌資。
去年9月,監管者將首次代幣發行這種初創公司利用加密貨幣通過區塊鏈進行募資的新途徑定性為非法,國內徹底禁止ICO,一批玩家被逐出局。
隨著監管趨嚴,區塊鏈行業黑料不斷,其中就包括行業自媒體洗稿、寫包裝軟文等等,今年3月來,數字貨幣價格普遍大跌,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8000美元。
區塊鏈自媒體中濫竽充數的不在少數,拿了高額融資,卻沒有內容輸血,發快訊、蹭大會現象普遍,少有的原創內容更是經不起推敲,內容同質化嚴重。新榜2月發布的數據稿盤點了76個活躍的區塊鏈公眾號,大多數僅能保證一天一篇原創,沒有公號進入中國微信500強。
不僅如此,不少區塊鏈自媒體的商業邏輯生于灰色地帶,此前,一位主流財經媒體專注區塊鏈報道的記者向藍鯨財經表示,“區塊鏈媒體大多數只是一個招牌而已,盈利模式不是靠媒體,代投、小密圈,幣圈資訊、會議、課程、FA。”
部分自媒體為虛擬貨幣、區塊鏈項目進行包裝,項目提升估值、獲得投資后,向媒體分成,更多的區塊鏈媒體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代投業務賺取差價利潤。
此前,諸多分析文章預判稱,發展失控的區塊鏈自媒體距離市場洗牌不會太遠,這不,昨晚一記重拳,打醒了多少陷入“造富”美夢的區塊鏈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