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座“小島”,當島上部族的人類交換貝殼、牲畜時,他們都會將交易銘刻在石板上。與汪洋之中眾多小島不同,這座島上所有原住民的腰間都插有各自的石板、刻刀——他們無時不刻、心照不宣地記下島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
如此習慣之所以在島族中世代遵循,是因為那些最好的記賬者總會得到部落額外的犒賞——“圖騰”,久而久之,雖談不上價值,可這些象征記賬者勤奮、聰明的“圖騰”,足夠使人津津樂道。
這一定不是個充滿誠實和真相的小島,然而“人人記賬”的訓條讓欺騙無可遁形。2009年,這座“小島”方興未艾,直到無數舊世界的“探險家”踏足。
十年來,“探險家”逐漸認識到這座“小島”不應孤獨——它本該成為新大陸,并足以讓世界發出相見恨晚的嘖嘖驚嘆。
區塊鏈技術的橫空出世,猶如這座小島最終為世人所知。
區塊鏈底層理論十年“逆變”
任何新技術的浪潮都承載了人類社會自身進化的需求,區塊鏈技術誕生伊始便踐行著公平、公正的使命。
區塊鏈的發端是中本聰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實踐——比特幣開啟了一個與傳統互聯網及線下社會并無太多關聯、隱匿且公平的社區。盡管哈希算法和P2P網絡等技術并非人類史上的新鮮事,但比特幣的確構筑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價值流轉體系,讓社區參與者的身份驗證、成員之間的交易核查變得不可篡改,煥然一新。
劃破時代的創造,讓比特幣一度成為叛逆一切中心化的樂園。中本聰在創世區塊中寫下過一行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報 2009年1月3日 財政大臣第二次站在拯救銀行業的邊緣)。正是在這個時間戳里,深陷在金融危機中的世界,第一次聽到了比特幣發出的戲謔與喊話。
然而,這場偉大的實踐恰恰因為自身的偉大,被自己矢志抗爭的對象反噬。從ASIC礦機一日千里的發展肇始,支付滯后、社區分裂、算力中心化、比特幣價格喪失錨點式地不斷攀高——當“土著島民”腰間的“刻刀、石板”已經追不上“新移民”手中的“超級電腦”,前者變賣“圖騰”、紛紛抽身。
“探險家”并沒有因為“新移民”的到來而沮喪,相反他們看到了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讓無須人性背書的信用社會成為可能。數字資產、知識專利、社會安全等等諸多場景面對這項技術“嗷嗷待哺”……如果說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第一代區塊鏈是一部“全球賬本”,那么在世界的期許中,區塊鏈2.0時代應當是一臺承載去中心化應用的“世界計算機”。
第二代區塊鏈也正是如此呈現。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成為一個延伸區塊鏈價值的應用平臺。以太坊的“圖靈完備”,讓開發者能夠使用類似于現有的JavaScript和Python等為模型的編程語言,在以太坊模擬機上施展自己對于區塊鏈應用的想象力。同時在創始者Vitalik Buterin的計劃里,以太坊將進行PoS硬分叉,通過Casper合約擺脫PoW中算力對效率的掣肘,并在智能合約結算時,讓聯盟的數字資產通過燃料真正流轉開去。
然而這種流轉,至少在以太坊完成Casper和分片技術升級之前不會實現。目前每秒20筆左右的交易速度,正讓以太坊線成為一條阻塞的“低俗公路”——至今一千多個DApp始終停留在完善度極低、覆蓋領域極窄的后發幣階段。難以否認,在V神所承諾的百萬級TPS成真以先,數以千計的DApp項目和真真假假的白皮書,可能又一次讓人性的多詭跑贏了技術的縝密。
即使最終Casper合約實現推進,借助權益證明共識,以太坊得以降低工作量證明導致的過度能耗,但同樣無法回避PoS共識對權益公平的稀釋。這種稀釋無疑會刺激二代區塊鏈形成金字塔結構,使尾大不掉的以太坊進一步成為逐利資本的溫床。
作為以太坊和其上眾多DApp最初獲得一級市場資金的手段,ICO一度被錯誤地看為區塊鏈技術的全部價值。比起以太坊遲滯的性能提升,以太坊上的代幣卻可以在發行后的幾天于市場中進行交易,并迅速實現流動性溢價。沒有“入市需謹慎”的警示、沒有“合規監管”的紅線——“謹慎”和“監管”頃刻間成為暴富的最大敵人,刺激的架空幣市斬斷了對技術價值的追索,里面的人也不羞于同任何契約對視。
區塊鏈社群的參與者同樣清楚,依靠“不可行”的所謂技術應用并不能支撐區塊鏈網絡的飛速發展與落地,“發幣”正錯誤地成為區塊鏈的主角,這一年來我們不難看到大眾輿論對各樣虛擬幣播發的“訃告”。創造的世界失衡、改造的世界遲滯,熙熙攘攘的區塊鏈正在走向破碎嗎?
除非“探險家”們相信,破碎的裂縫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也正因為此,區塊鏈底層平臺成為競爭的核心所在,進而沖破1.0時代、2.0時代的桎梏。
打碎金字塔 區塊鏈3.0破局
在區塊鏈這座愈發吸睛的“小島”上,人人手中皆有賬本,然而由誰來記賬、如何記賬,在這個“小島”上眾人墨守成規,達成共識——正確的共識即是抵擋中心化世界、維系區塊鏈文明的根基。
回溯兩代區塊鏈在共識機制上的選擇,PoW工作量證明以效率為代價,試圖用繁復的數學運算堅壁清野,然而礦機和礦池卻讓哈希難題成為中心化機構的算力壁壘,安全性岌岌可危;單純的PoS權益證明或DPoS權益代表證明,大幅提升了區塊鏈的性能,卻因為權益被堆積在少數人手中,使“區塊鏈”和我們已經擁有的互聯網幾無差別,甚至引發“權益”更為徹底的集中。
全球范圍內的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區塊鏈底層技術展開了全新的探索,各種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新不斷迸發,試圖突破現有框架的缺陷和束縛。
在諾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看來,泥足于共識機制取舍的我們,其實早已獲得了通往區塊鏈下一程的鑰匙。這位紐約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于2011年憑借在“理性經濟預測理論”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如今,他成為區塊鏈3.0時代一位新的“探險家”。
2018年,薩金特教授與ETM科學院的多領域學者們借助已有的經濟學理論分析區塊鏈社區參與各方的行為邏輯,進而通過制度重構,首次提出UPoS共識機制——將PoW和DPoS相融合、再創造。
由此,ETM開啟了構建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的3.0時代——更為公平、更為公正的區塊鏈公鏈網絡。
今天,區塊鏈3.0被寄望建立的高度信任社會,是超脫于人類本身道德的絕對尺度,是基于對不可篡改數字的忠誠。它允許了全體人類成員最大規模的參與,也承諾了毫不妥協的透明和公正。如果參與者以平等的身份進入到區塊鏈聯盟當中時,他們守望的是:即便經歷了信息與價值山呼海嘯般地傳遞,體系依舊維持風平浪靜的均衡。
站在古典經濟學的肩膀上,ETM科學院的科學家試圖通過雙共識機制的并行,讓每個區塊鏈聯盟參與者都可以以礦工或投票人的身份,平等參與區塊鏈的建設,同時獲得均衡的獎勵。根據UPoS共識進行的數學調節,利用PoW體現的成本價值與DPoS影響的供需關系互相“糾纏”,促使礦工之間、投票人之間、礦工和投票人之間,形成一種牽制與孿生、競爭與合作的并存狀態,從而實現經濟學意義上的穩態“納什均衡”。
此外,在ETM構想的世界里,促成均衡的錨點不僅在于價值的公允傳遞,更在乎于價值數據的開放傳遞。當“區塊鏈技術助推人類進步”成為共識,鏈與鏈之間的合作只會愈發緊密,某條公鏈將如同分布在萬物互聯時代下的一個節點。所以,鼓勵衍生鏈條并行、與外部公鏈互通,成為一種積極的情緒在ETM研發人員當中蔓延。
從為時不長的區塊鏈歷史中走來,ETM嘗試創造一個具有成熟跨鏈科技的聯盟,以連片星空的姿態突破TPS限制的桎梏——因為在ETM的未來里,沒有人會單單度量某一顆“恒星”的“數據處理能力”,當它作為浩瀚“星河”中的一員。
ETM,如何重構區塊鏈世界
ETM的靈感來源于 Entente(聯盟)、Transaction(交易)和 Mobius(莫比烏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登·格拉肖以及來自于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法國龐加萊研究所等多領域學者們,將博弈論的研究成果革命性融入區塊鏈,首次在ETM中革命性的提出UPOS(統一股權證明)共識機制——將PoW(工作證明)機制與DPoS(委托股權證明)機制融合。
ETM科學院的學者介紹,所有的持幣者投票參與ETM出塊時化身為“監察官”,以持幣數量和幣齡為輸入,通過上凸函數計算得出投票權益。一個出塊周期內,DPoS機制調節“監察官”根據算力和過往表現投票選出的若干節點成為“礦工”和“候選礦工”。在保證出塊效率的前提下,“礦工”通過加強型PoW工作量證明機制,進行哈希計算,確保網絡安全。
“挖礦”過程結束后,“監察官”根據票選成功率獲得ETM獎勵;“礦工”完成適當的算力證明獲得記賬出塊獎勵,而未完成算力證明或被“監察官”認定為不誠實的節點,則被永久失去成為記賬“礦工”的權利。
為了實現參與者均衡收益,實現體系穩態,沒有被選中的節點依舊可以進入系統內的礦池,以聯盟的形式參與外部區塊鏈生產出塊獲得相應獎勵。由此,“礦工”、“監察官”、其它節點在雙機制耦合的情形下,有著權益清晰的分配關系,達成了“納什均衡”。
雖然區塊鏈這一創新技術早已成為全球焦點,但始終存在著一個問題: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的價值交易仍然需要像交易所等這樣的第三方中間商。ETM 用最小化信任的智能合約與鏈適配器試圖取代這種第三方,架構真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低成本地承擔起不同鏈之間的橋梁。
在ETM內部,魔方通信協議成為擴充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空間的重要手段。在構想中,與EOS及以太坊新擴容方案Plasma相似,ETM采用了一條中心鏈加多條衍生鏈的設計,中心鏈負責網絡安全及價值交換,每一個衍生鏈作為獨立、隔離的系統對應一個DApp,通過繼承和復用主鏈技術,所有應用都擁有個性化的賬本、代幣、共識機制、交易類型。
由此,一個能夠承載高頻次、高流量的大型數字權證交易所、聯盟礦池以及DApp應用平臺,成為ETM給區塊鏈3.0時代提交的答案。
答案正確與否,判斷都將留給不確定的未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如同哈希對撞四萬萬次、反復詢問“這是你要的唯一值嗎”一樣,和ETM一行的“探險家”們在追索區塊鏈的征途上,將會始終樂觀、好奇、執著地追問世界:
“如何才能重構一個更為公平、公正的區塊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