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正加速落地。創業邦發布的《2018年區塊鏈發展報告》顯示,區塊鏈應用將率先在金融領域落地。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應用普及和社會認知度的提高,區塊鏈將逐漸向社會征信、醫療、教育、物流、文化娛樂等多領域滲透。
作為一項嶄新技術,區塊鏈應用也面臨諸多挑戰和難題。據王瑋介紹,股票采用區塊鏈技術很早之前就已經有嘗試,比如納斯達克。具體到CDR這種模型是不是通過區塊鏈來實現,可以確定的是技術已經得到實現,而主要取決于各國監管機構、交易所和證券公司對這件事情的認可。
增強區塊鏈行業監管已是共識和趨勢。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曾指出,面對不斷演進的區塊鏈技術,需要同步考慮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以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像區塊鏈這種東西,不能讓它走歪了,不能讓它僅僅去造幣,然后去造百萬富翁,而要用它來改造我們的基礎設施,改造我們的認證系統、信任系統、產權識別系統,改造我們金融交易的成本。”
“區塊鏈社交本質是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聯系和交流,社交平臺變成最大的社區和流量入口,未來還會作為數字資產的流通工具。”李忠強認為,監管最大難點是區塊鏈的社交和通信。
“智能合約和token是區塊鏈的靈魂。”姚鏡儀表示,她堅信智能合約的未來,但現在也看到智能合約出現了很多問題和事件。分布式資本的投資策略就是“容錯”。如果沒有足夠的容錯性,區塊鏈生態中就無法生長出足夠的多樣性。
安全監管“箭在弦上”
區塊鏈應用尚處探索期,頻頻上演的網絡安全事件則進一步凸顯出行業的短板和不足。近日360宣稱發現區塊鏈“史詩級漏洞”,為新生區塊鏈行業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課。
針對當前智能合約出現很多安全漏洞現象,李忠強表示,在公有鏈飛速發展時,安全問題往往來不及考慮,現在有團隊把公有鏈做出來以后才去考慮安全問題。正是為增強安全防范,德鼎創新基金也投入了一個團隊,專門做一些底層的安全研究。
而在王瑋看來,安全在區塊鏈領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智能合約本身有漏洞,這是一種全新的安全問題;第二個層次是交易所和應用平臺,他們自身有安全漏洞,可能導致黑客攻擊以及資產流失;第三個層次比較特殊,因為區塊鏈目前還是一種密鑰體系來管理資產,如果個人泄露或丟失了密鑰也會導致資產的流失。
在上述三類安全問題中,后兩類安全問題可以通過傳統方式去解決,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要。而第一類是區塊鏈體系和智能合約帶來的安全問題,凡是程序一定會有BUG,區塊鏈底層也有BUG,這方面的漏洞最難解決。
“安全問題的主要矛盾是區塊鏈天然帶有資產屬性。”王瑋稱,互聯網剛誕生時,并沒有數字資產或電商,安全漏洞顯得不那么尖銳,這些年矛盾變得更加尖銳。區塊鏈也是類似情形,伴隨區塊鏈發展,攻防漏洞會一直存在,不會產生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安全問題會成為一個長期的博弈。”姚鏡儀同樣表示,大家要做的就是在生態布局時,盡量多考慮到安全因素。分布式資本目前也投資了三四家安全服務類企業,“我們希望盡量涉足安全行業,讓更多人才進入我們的生態,做好長期斗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