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但由于耗時長,并且投入巨大,國內愿意做的企業并不多。
不過就在幾天前,國內智能物聯網行業獨角獸企業重慶特斯聯,與新加坡大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將通過基礎研究儲備前沿技術,然后根據市場需求擇優進行應用開發。
而特斯聯舍得花錢去做基礎研究,與剛剛在渝閉幕的首屆智博會有關。
“智博會永久落戶重慶,意味著重慶將成為全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的高地,各路企業會紛至沓來,競爭激烈。如果我們不搶先儲備技術,就很難在行業里保持優勢地位。”重慶特斯聯總經理劉豐說。
走出去尋求智能產業商機
赴新加坡攬獲11個合作項目,涉及金額34億元
特斯聯是與新加坡展開智能產業合作的渝企之一。8月28日,首屆智博會閉幕第三天,重慶組團赴新加坡參加“慧眼中國環球論壇”2018特別年會。和特斯聯一樣,受智博會的啟發和觸動,這批赴新加坡參會的重慶企業,大部分都在新加坡找到合作伙伴,開展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引進來”和“走出去”。重慶和新加坡共簽約11個項目,涉及金額約34億元人民幣,涵蓋信息通信、醫療養老、金融服務、旅游等多個領域。
其中,中新(重慶)跨境支付業務合作項目,將由重慶第三方支付機構易極付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申請匯款牌照并開展支付業務,實現重慶企業獲取新加坡金融牌照“零”的突破。公司成立后,將與重慶豬八戒網新加坡公司開展業務合作,解決ZomWork網站跨境支付問題。
中新(重慶)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將由重慶仁義在線旅游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與新加坡浮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負責研發并運營全域旅游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新加坡和重慶旅游云互聯互通。
在信息通信領域,市經信委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大力推動中新國際數據通道、物聯網頂層規劃、智慧城市建設等項目;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兩江新區管委會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共同支持成立“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中小科技企業創新中心”,分別在重慶與新加坡落地,服務兩地中小科技企業發展。
在醫療養老領域,永川區醫院與新加坡TalkMed醫療集團共同打造國際腫瘤醫院;市民政局與新加坡宜康醫療保健集團開展養老服務交流合作。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
大力發展智能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走出去,在海外尋求合作、拓展市場,并探求更先進的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此次重慶企業和相關主管部門赴新加坡之行,以豐碩的成果,再次表明:中國愿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同各國攜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培育新動力、開辟新空間。
新加坡方面的積極合作,也表明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深化交流合作,智匯八方、博采眾長,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給首屆智博會的賀信中提出的殷切期盼。智博會后,重慶各方面積極行動起來,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把智能制造作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更好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在智能制造方面,在智博會系列賽事中,獲得APS自動泊車挑戰賽、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挑戰賽兩項冠軍的長安汽車,發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計劃:上市L4級智能駕駛產品,建成L4級自動駕駛的智能開放平臺,通過自動駕駛、自動泊車實現無人工干預、無縫連接出行;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實現全車功能OTA(空中下載技術)。
長安汽車接下來要實施的一系列計劃,包括客戶服務、開放技術創新平臺、智能體驗等領域。據介紹,2020年,長安的新車將實現100%聯網、100%搭載駕駛輔助系統,且將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屆時,長安將建成L3級自動駕駛智能開放平臺。縱觀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的整車品牌,像長安這樣發布總體智能化戰略,并交出明確時間表的品牌,可謂鳳毛麟角。
在南岸,為迎接5G網絡將帶來的萬億元級別“萬物互聯”市場,重慶最大的手機企業——重慶百立豐科技,正轉型布局智能終端生態鏈,搶占物聯網市場先機。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以智能終端為基礎縱向布局產業鏈上游面板、內存、芯片等核心資源,橫向拓展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軟件研發等生態鏈系統的產業格局。
在江津,重慶渝豐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正謀劃舉行經銷商大會,向市場正式推出一款智能化的新產品——網絡神經電纜。該產品具有可感知功能,可對電纜溫度、外部敷設環境的震動狀態、線路短路等進行實時監測,并實現精準定位,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電力的搶修恢復時間和人力、物力投入。智博會上,憑借這款新產品,這家公司已經“斬獲”了上百名意向性客戶。
讓智慧城市為生活添彩
百姓衣食住行盡享便捷
事實上,不論數字產業化,還是產業數字化,最終的落腳點都是通過商業應用開發,讓技術服務于民生福祉,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
首屆智博會閉幕以來,我市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正快馬加鞭。以“衣”為例,渝派服裝代表性企業段記西服,憑借多年來采集的數億條數據和獨創的算法,已制作了約4000萬個服裝數據版型。根據該“數據庫”,目前,段記西服的各個門店均能通過計算機掃描顧客人體,幾秒鐘就能在數據庫中找到對應版型,實現定制生產。
再來看“行”。通過建設多式聯運云平臺,重慶交運集團實現了國際物流與城市物流、農村物流等信息的互聯互通,物流各環節高效協同。
“今后在交運集團下轄車站、碼頭、公交車及出租車上,都將運用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智能技術,服務市民智慧出行。”近日,重慶交運集團總經理張國華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接下來,他們將對傳統班車進行改造,擬提供定制化、多元化出行選擇,同時通過開發出租車智能終端,實現網絡約車、電子支付、合乘拼車、全程監控和駕駛員認證等功能集合。
智慧醫療方面,市急救醫療中心自主研發的急救視頻120自救互救系統已開始試運行,市民通過手機上的APP軟件,即可將交通事故現場傷者情況直接傳回醫院,醫生可以通過視頻通話指導現場人員進行自救及互救,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
在九龍坡,一套態勢感知智能家居系統,預計今年底開展第一期500戶家庭的試點工程,到2020年有望達到用戶2萬家。
在北碚,由區公安分局開發的“出行幫”APP已經投入使用。同時,北碚已在城區公共區域建起2000多個高清視頻監控鏡頭、50多個人臉識別智能采集設備,以基于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增強群眾安全感。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家居生活長出“智慧大腦”,交通出行插上“智慧翅膀”,醫療健康安上“智慧心臟”……大數據智能化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智能融合將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