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幾點睡覺,吃幾碗飯,他就能判斷諸葛亮活不長了;而諸葛亮則憑借智慧猜出司馬義膽子小,不敢進入空城。中國人崇尚智慧,可能更注重互聯網思維,但光有互聯網思維還不夠,還要對數據有更深的認識和更好的運用,才能實現最佳效果。
其實,大數據思維不像互聯網思維那樣令人熱血沸騰。從最近一項研究來看,采用大數據的公司比不采用大數據的公司利潤平均高6個百分點。6個百分點,也許不那么起眼,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則是讓企業生存下來、脫穎而出的最大資本。比如說在美國排名前十的電商網站中,8家是傳統零售商,只有2家是純電商。傳統零售商擁有大量數據的沃爾瑪,一天的數據量達到PB級,這個數據資源可以轉化為企業贏得比賽的有效耐力。
那么對于大數據思維,其實是有三個緯度的,包含定量思維、相關思維、實驗思維。第一,定量思維,即提供更多描述性的信息,其原則是一切皆可測。不僅銷售數據、價格這些客觀標準可以形成大數據,甚至連顧客情緒(如對色彩、空間的感知等)都可以測得,大數據包含了與消費行為有關的方方面面;第二,相關思維,一切皆可連,消費者行為的不同數據都有內在聯系。這可以用來預測消費者的行為偏好;第三,實驗思維,一切皆可試,大數據所帶來的信息可以幫助制定營銷策略。這就是三個大數據運用遞進的層次:首先是描述,然后是預測,最后產生攻略。而也正是大數據的這些有效耐力,讓企業贏了更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