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寧看來,在借款端,目前對個人金融的滿足取得了比較好的發展,在目前投融資體系正在發生變化的背景下,需要以新金融的方式去滿足新經濟的發展需求。
近年國內針對個人的消費金融業務已得快速發展,甚至遍及城鄉的成年人僅通過手機就能快速獲得一定額度的消費貸款,但對于提供消費金融業務的機構而言,貸款不良率也迅速攀升;各類監管政策次第出臺,行業整體進入了規范發展期;監管也對消費金融從業機構的風控效率和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國金融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消費金融行業亂象頻出受到嚴厲的整治。
“市場亂象整治的最終目的,在于控制金融風險,讓金融業務回歸金融本質,加強風險管理。”7月9日,金融城與麻袋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消費金融風控創新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過度消費、惡意欺詐、重復授信等行業亂象伴隨而生,給消費金融行業帶來陰影。遏制市場亂象,強化風險控制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這是國內第一份聚焦于消費金融行業風控技術創新的研究報告。
消費金融:2020年將超過20萬億元
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物質已較為豐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也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消費升級大浪潮驅動下,消費金融市場已吸引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機構、等機構鏖戰,整個消費金融市場成為藍海市場,蘊藏著金融業未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消費理念的轉變、90后逐漸成為未來5年內的消費主力,以及95后“互聯網一代”步入社會等多重因素,中國正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浪潮。同時,伴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消費群體可以更便捷高效地選擇和使用消費金融服務,這也進一步帶動了消費金融行業的爆發式增長。
根據2016年國家統計局數據,80、90后人群合計4.1億人,共占比30%。隨著90-99年出生人已步入18-27歲,消費能力逐漸提升,成為引領消費的新人群。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消費金融洞察報告》,短短4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從60億猛增到4367.1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7%。
“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金融市場。”《白皮書》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的5年時間里,我國消費金融迅速發展除去住房貸款的消費信貸余額規模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4.7%。特別是在2017年,消費貸款余額達到9.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據金融城估算,未來幾年我國消費信貸余額的增速雖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以年均30%以上的增速擴張,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0萬億元。
消費金融市場發展的迅猛勢頭,除了持牌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之外還吸引了各種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涌入這一市場。過度消費、惡意欺詐重復授信等行業亂象也伴隨而生,給消費金融行業帶來陰影。遏制市場亂象,化風險控制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業務協調三部張娟撰文指出,互聯網科技與金融的高度融合,使金融科技這種輕資產重服務的網絡模式慢慢滲透到金融模型、業務類型中,逐漸對傳統金融業務產生了鯰魚效應和示范效應,并推動金融機構產生變革。然而,網絡虛擬環境信息不對稱、交易過程透明度低、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使傳統金融機構在原有聲譽風險、系統性風險等宏觀風險的同時,容易引發道德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微觀風險。
傳統風控失效
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其《金融大數據應用的風險與監管》中認為,傳統的信用評分模型主要使歷史借貸數據和財務來預測判斷款人的違約風險,采用傳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這種最大缺陷就是對那些缺乏歷史借貸數據的款人進行信用風險評估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當前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數據庫已覆蓋約8億人,其中僅有3億人有信用記錄,有就業信息但缺失信用記錄的人口超過5億人,更有超過5億人尚未被征信系統覆蓋。當前百行征信已開始運行,但實施效果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清晰顯現。
“傳統風控技術的缺陷制約了消費金融業務進一步發展。”《白皮書》顯示,傳統金融機構僅能掌握客戶與自身相關的行為無法獲得在社會生活中體現興趣愛好、習慣消費傾向的情感或行為數據,無法與業務數據形成聯動。再加上部分涉足消費金融業務的傳統機構,對新業務的風控方式上依然過度賴傳統風控方法,自身的管理團隊對于新技術使用,無論是人才儲備還是整體風控思路上均有一定的欠缺。
這勢必造成一定的風險。《白皮書》認為,其中最主要的風險來于兩個方面:第一,外在欺詐和信用造成逾期、騙貸壞賬壓力。第二,消費金融企業內在的合規風險和金融服務流程優化壓力。
由于網絡黑產主導的消費金融發展肆虐,已經滲透到消費金融營銷、注冊借貸支付等各個環節。據統計,2017年黑產從業人員超150萬,年產值達千億級別,應用數據分析手段開展金融業務的消費平臺是黑產攻擊主要對象之一。截止到2018年5月,存在異常的互聯網金融站超過2萬個,互聯網金融仿冒站達到4.6萬個,受害用戶超過10萬人次。
新風控
隨著金融行業整體進入強監管時代,消費的政策不斷出臺,整體進入了規范發展的新時期,這也對消費金融從業機構的風控效率和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皮書》的研究顯示,新的風控模式目前主要運用了生物特征識別、機器學習與模型訓練、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抓取與數據處理、基于大數據的用戶畫像等五類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應用于消費金融領域的金融服務自動化、客戶關系管理、反欺詐、智能客服、質量管理、貸后管理等多個方面。
從創新風控模式的應用現狀來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運用是大勢所趨,并且仍有極大地提升空間。
“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它不能離開金融的場景和業務需求去空談技術先進性和安全性,從業機構應該圍繞實體經濟金融需求和傳統金融服務所暴露出來的短板,審慎地選擇相對穩定成熟、與業務發展契合度較高的數字技術,明確與相關合作方的責任劃分管理要求,科學制定實施技術應用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金融科技創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第五屆金融科技外灘峰會上表示,應抓緊建立適用、管用的金融科技安全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