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用網絡解決感情問題已不再新鮮。過去我們糾結“相親靠譜嗎?”或“網戀靠譜嗎?”現在我們糾結“大數據相親靠譜嗎?”其實形式上的“靠不靠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戶能否從中看到自己的感情需求。
其實,用大數據相親的目的,無非是渴望能收獲一份完美的愛情。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近乎無數的選擇,而在在茫茫的人海中,利用大數據模擬用戶自身的感情行為,進而篩選出興趣相投、性格互補、家境相當的另一半,也較為符合人們刻板印象中的愛情觀和網絡觀。只是,人類終究是一種理性與感性交織的生物。在感情問題上,我們除了關注看得見的外部條件,那些看不見的內在感覺也是構建幸福婚姻的基礎。
的確,人是不完美的,因為現實的視角,總會被喜、怒、哀、樂等多種情感及親、朋、好友中社交環境等外部影響所左右,因此很多人期待用沒有情感的算法代替自己選擇。可事實上,人工設計的算法也是不完美的,它無法計算每一個人心中最深切的渴望,它也無法計算兩個人相遇后,可能迸出的各種火花。從某種程度上看,大數據相親的體驗式無法替代現實交往的。
從戀愛中相互了解,亦是反觀改善自身的過程。用大數據相親砍掉了解的過程,亦是減少自我改善的機會。同時,難道我們真的確定,愛好興趣不一樣的人,就不會給我們帶來愛情的感覺嗎?泰戈爾在詩中說得好:“愛情若被束縛,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愛情若葬入墳墓,旅人就是倒在墳上的墓碑。”
我們主動釋放自己的數據尋找另一半是一個理性探索的過程,而愛情的誕生往往是感性的。就像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無法互溶一樣,大數據不一定得到最符合自己的答案。很多人之所以通過網絡篩選,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原因也在于他自己無法確定自己需要什么。大數據提供的“最優解”與“Mr.Right”相遇時,沖突也就產生了。
加之目前的大數據算法,還無法從一個人的用網行為中找到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現實背景。例如,筆者曾因工作關系大量搜索和瀏覽過的家居信息,而大數據軟件則給筆者一個“即將買房”的結論,這不免讓人貽笑大方。大數據相親看似美好,可實際上還是比較原始的。大數據既然還無法探求一個人的深切需求,對待相親對象,不妨嚴謹對待。
說到底,雖然我們不反對大數據相親,只是我們在利用技術優勢之前,還是需要看清自己的內心,不能被數據結論而所輕易左右,盲目和焦躁都會影響我們走向幸福的彼方。對此,相應的管理和宣傳也許要及時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