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生活在數字宇宙中,數據是其中心。這個宇宙正在成倍增長,而到下一個十年,每年都會增加40%。
不僅有更多的人和企業在網上做任何事情,而且連接到互聯網的所有這些智能設備:手機,電視,手表,家庭安全系統等都在生成或接收數據。到2020年,這個數字宇宙可能包含與現實宇宙中的星星一樣多的數字位。其規模每兩年翻一番,到2020年將達到44ZB。
根據思科公司的調查數據,去年全球互聯網流量進入了ZB時代,每年的流量達到了1.2ZB。到2021年,年度全球IP流量將達到每年3.3ZB。到2021年,內容分發網絡(CDN)將傳輸71%的互聯網流量。智能手機流量將超過個人電腦的數據流量。
誰需要空間?
如果你看過迪士尼公司的皮克斯電影“瓦力”,可能還記得未來數十年間從太空展現的地球景象。它被描繪成數以千計的軌道衛星籠罩。這似乎是迪斯尼公司動畫師的一個合乎邏輯的預測,但事實是,在未來十年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將通過海底電纜傳輸。
看起來,太空衛星通信能夠更好地連接互聯網,而不是穿過海底數千英里的光纖電纜。順便說一下,光纖電纜是一百多年前開發的一種方法。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海底電纜比衛星傳播更加簡單快捷。
隨著內容的增加,數據內容巨頭將會推動海底電纜的需求。市場研究機構Tele Geography公司估計,未來三年新增電纜部署的投資將超過81億美元。
曾經是海底電纜客戶的谷歌、微軟和Facebook現在正在為光纖電纜廠商融資,并加入海底電纜項目。微軟和Facebook合作敷設的MAREA跨大西洋海底電纜系統剛剛部署。這條長達4,100英里(6,600公里)的光纖電纜系統是自1999年以來在北大西洋以南建成的第一個新系統。谷歌通過這條海底電纜(佛羅里達和巴西之間的連接)進軍這個行業。今后將會有更多的這樣的項目。
很明顯,海底電纜主導著數據傳輸。但是,這些數據如何在陸地、橫跨大陸或人們的設備上傳播呢?海底電纜登陸站就是那個交匯點。一旦數據沿著海底電纜敷設了數千英里,就會在登陸站上岸。登陸站是海底電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通常情況下,選擇的地點是角度輕度傾斜的海岸線,海上交通往來較少,具有可靠和安全電源的地點。而更接近邊緣的載波訪問,以及路由的多樣性,這些都需要通過托管來解決。
現在越來越清楚的是,網絡和運營商建立個人數據中心的成本可能過高。托管數據中心是一個成本更低的選擇,仍然可以提供必要的互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