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肥為中心,以宿州、淮南為重點,我省大數據產業布局正在形成
“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人類從遠古時期就堅信,數字中蘊藏著世界的全部秘密。
近日,安徽省大數據產業聯盟正式成立。作為我省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最新動作,聯盟匯集了眾多致力于大數據研發和應用的企業、科研機構,致力于打造大數據服務平臺,解碼數據中蘊含的財富。
“省大數據產業聯盟要通過科學的合作機制和運營模式,形成集團優勢,努力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有軍介紹,以拉長產業鏈、培育壯大新業態、發展新商業模式為主線,聯盟將努力形成科學發展機制,發展一批有特色的大數據應用模式。
在此之前,我省在大數據產業布局上就已動作頻頻。王有軍介紹,我省以合肥為中心,以宿州、淮南為重點,各地多園區共同發展的大數據產業布局正在形成。
8月21日,合肥市數據資源局、大數據資產運營公司掛牌成立。合肥市將大數據作為創新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借助成熟企業和行業專家來共同建設,努力打造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
淮南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大數據辦公室,從“挖煤”向“挖數據”轉型,系統性建設大數據“存儲、交易、應用服務”三個中心體系,打造政務、服務、產業大數據應用,去年大數據產業總產值26億元,今年預計可達到40億元;宿州市與世紀互聯、浪潮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一批重點項目的落地,快速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我省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云計算大數據重點企業及項目,在云計算中心、數據中心等建設方面累計吸引投資300多億元。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江淮云數據中心、宿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智慧產業園、合肥浪潮云數據中心等數十個重點項目正在各個地市推進。
智能生活、定制生產,大數據從云端到身邊,已走進百姓生活
大數據被稱為促進未來繁榮的三個技術革命之一,一直以來都被披上“高大上”的外衣。然而,它早已在生活中廣泛應用。
在合肥市高新區黃山路與香樟大道交叉口,這里的紅綠燈會“察言觀色”,當道路的車流量較大時,信號燈沒有在固定的時間點變紅,而是自動延遲幾秒鐘。這都歸功于大數據、云計算提供的龐大數據,架構起智能化交通系統,實時、準確、高效控制交通,將交通流量調整至最佳狀態,市民出行更加通暢。
8月20日,安徽省立智慧醫院(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揭牌,這是全國第一家投入運營的智慧醫院,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供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服務,目前已經為省內41家縣級醫院提供遠程智慧診療服務。
大數據不僅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打造制造強省的智能化基礎,尤其在定制生產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天,你通過搜索引擎查詢某個話題,幾個小時后相關的新聞或廣告就會被推送到你的手機上。這就是大數據分析帶來的結果。當你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聊天、發布動態時,有人卻正在挖掘這些互聯網的“數據財富”,先人一步用其預判市場走勢,把握消費者偏好,指導產品設計。
專家介紹,當前大數據廣泛應用于數據采集、數據管理、訂單管理、智能化制造、定制平臺等各個流程,當定制數據達到一定的數量級,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實現流行預測、精準匹配、時尚管理、社交應用、營銷推送等更多的應用,數據化、定制化正在成為生產制造新模式。同時,大數據還能幫助制造業企業提升營銷的針對性,降低物流和庫存成本,減少生產資源投入風險。王有軍說,數據正在成為制造業新資源、新能源、新生產力,正在重構商業模式、組織結構、流程體系、生產過程、供應鏈體系,給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重大變革。發展大數據產業是我省貫徹落實“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
全省將建成15個專業園區,打造“中國聲谷”,培育特色產業聚集區
近期,貴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 “中國天眼”FAST火遍了全國。不過很少有人知道,FAST除了能探索宇宙奧秘外,其存儲的海量數據,也是巨大財富。為此,貴州省的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到開展重大創新改革試驗,其中就包括開展FAST數據分析。
面對大數據這個21世紀的“鉆石礦”,各地正加快發展步伐力爭“挖”得璀璨未來。“相對于北京、廣東、上海等省市大數據發展第一梯隊,我省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潘峰分析說,很多地方對大數據戰略意義認識不足,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不足,大數據應用水平不高,大數據人才缺失,缺少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數據企業及平臺等,需要下大力氣解決。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良好的大數據發展環境,促進大數據和云計算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
據了解,為促進產業發展,我省先后出臺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文件,省經信委還專門設立了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用于支持云計算大數據重點項目建設。 “下一步就要把這些政策落實到位,為產業發展增添動力。”潘峰介紹,比如今年省政府發布的《支持制造強省建設若干政策》中就明確撥款25億元資金,支持智能制造和大數據企業發展,目前第一批項目資金即將下達。
探索發展模式。我省將利用大數據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大數據在價值鏈各環節的應用,加強工業大數據的挖掘利用,推進企業數據交流共享。大力推廣企業首席信息官(CIO)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在職人員大數據技能培訓,積極培育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型人才。
根據規劃,至2020年,全省將建成15個特色鮮明的專業園區,構建一批面向軟件和大數據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打造 “中國聲谷”,培育云計算產業園、大數據存儲基地等特色產業聚集區。
一幅安徽“云端”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