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信委近日披露,京津冀工業云建設初現成效,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和“中國數壩”云計算產業基地等大數據產業正加速崛起。未來3年,京津冀大數據試驗區將被打造為全國數據交互的重要樞紐。
作為經濟社會、現實世界、管理決策的記錄,數據中蘊含著海量碎片化信息。隨著分析技術的進步,深度解碼這些信息成為可能。人們逐漸認識到,大數據有大價值。比如銷售行業對客戶“畫像”,通過大數據分析,銷售員就能清楚知道何時給哪位客戶打電話獲得訂單的概率最高。當然,這僅僅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小例子,數據資源的紅利遠不止于此。比如,大數據可以成為決策依據,提高公共政策的精準度;大數據能夠作為新型經濟資源與傳統產業融合,進而催生新型生產性服務業,等等。不夸張地說,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能將大數據為我所用。
大數據必將引領未來生活新變化、孕育社會發展新思路、開辟國家治理新途徑。在追趕這個風口的過程中,京津冀地區占據地利人和。一方面,北京是名副其實的“網都”,津冀兩地的網民規模及互聯網普及率也位居全國前列。有了這個“基本盤”,大數據分析產品和行業大數據應用可以更方便地進行技術創新。一方面,京津冀地區是很多中央機關、國家機關、大型企業的所在地,因而也是探索現代化治理的前沿,各方面對效率提升、決策支持等需求尤為迫切。有需求則有市場,大數據產業的生長空間巨大。
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大數據產業尚屬萌芽階段,其成長壯大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2015年,我們國家將大數據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主力要出征,地方須支前。資源所在,力量所在,也就是責任所在。京津冀作為數據資源的富饒地,有義務在這次浪潮中認認真真造環境、搭平臺、聚人才、接任務、出成果,將豐沛數據資源中的創新潛力最大限度激發出來,這個過程也勢必極大惠及自身發展。當前,三地已經簽署了一些細項合作協議,但客觀地說,這種合作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何因時因地給予政策支持,是相關部門必須回答好的問題。
風已起、潮已動,擁有大數據是時代特征,解讀大數據是時代任務,應用大數據是時代機遇。作為發展的排頭兵,京津冀唯有拿出更加進取的姿態,才能滿足時代所需、公眾所盼。用好大數據帶給當代人的洞察力,我們也一定能看到一個更光明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