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魅力,在于它幾乎能夠研究世界上的任何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在6月13日召開的WGDC2017上指出,我們已經來到了數據大爆炸的時代。
李朋德認為,空間大數據要在中國充分發揮價值,就需要在數據開放和共享上做出突破。他表示,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權威地理信息數據開放給社會和企業,空間大數據將迎來新的機遇。
挖掘空間大數據的價值
“大數據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幾乎所有的大數據,都需要而且可以與地理信息數據緊密融合。”泰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玉璋表示,空間大數據是大數據與地理信息數據的融合體。由此,空間大數據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給政府用戶、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應用價值和服務能力。
“空間大數據的崛起,帶來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泰伯研究院專家顧問、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程濤說,“空間大數據崛起給我們帶來的是時空大數據,不只是告訴位置,也不只是告訴時間,更重要是有了內涵和內容。這為城市智能化和個人的位置服務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
數據離不開時空,在李朋德看來,大數據有序的挖掘才能出現價值。他把時空大數據分為五大形態,第一是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即按照國家標準精準測繪所形成的政府數據;第二是專題地理信息數據,比如地理國情所獲取的大量與經濟、社會有關的數據;第三是專業地理信息數據,如農業部門、國土部門等專業部門的數據;第四是傳感地理信息數據,也是時空大數據里面重要且有活力的部分,并涵蓋很多的領域;第五是社交地理信息數據,比如采集的共享單車所走的軌跡等數據。
“目前,真正在經濟價值上值得花功夫的是第四類和第五類,而前面一、二、三類是政府部門有序打開支撐產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公眾服務、事業支撐、政府監管的新大數據體制。”李朋德說。
李朋德也帶來了時空大數據創新發展方面的新思路:把“一帶一路”沿線和區域的大坐標關聯起來,形成基礎地理數據和系列的地圖成果,用于規劃、建設、感知,借助互聯網時代的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時空數據在數字空間串接起來,形成物理世界的虛擬再現,支持混合現實的智能化管理,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全新的渠道和原動力。
知卓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泰伯研究院顧問委員陶闖還在大會上發布了《2017中國空間大數據產業趨勢報告》。陶闖在發布趨勢報告時表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正在催生一個龐大的空間大數據產業鏈。他認為,空間大數據是全球政府管理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隨著產業的迅速發展,空間大數據將會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汽車領域。
仍面臨很多挑戰
雖然,現在通過遙感、社會感知傳感器等獲得了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更好地理解客觀的世界、物理的世界,但是挑戰也相當明顯。
中國科學院院士、泰伯研究院名譽院長龔健雅在報告中指出,測繪遙感有嚴格的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社會感知數據沒有標準規范,模態多樣、雜亂無章,如何梳理成可信的數據是一大挑戰。
“如果兩類數據要融合的話,它的量不一致、時空尺度不一致、精度不一致、可靠性不一致,兩類數據如何集成,信息和空間如何融合?這是第一個挑戰。”龔健雅說。
另外,“社會感知的數據雜亂無章需要清理,清理后需要入庫,是否在線清理等都是一系列的問題。傳感網的數據很大,是把傳感網的數據直接存進來,還是摘取,這都給我們帶來挑戰。”
從動態到實施,無論是測繪還是遙感,獲取的信息都是在某一個時刻經過時得到的,往往把數據導入數據庫里進行管理。但是現在,地理信息已從靜態向動態發展,傳統的數據管理的模式已經不再適應。
“今天,從傳感和各種感知設備出來之后,我們迫切需要發展一種新的地理信息系統。”龔健雅提出,能夠支撐實時數據采集、處理、分析與應用模擬的實時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將成為未來GIS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時空大數據分析的重要平臺。
“在統一的空間大數據框架下,基于傳感網的實時動態GIS可以實時管理與分析城市內部的人流、物流和事件流,因而能夠在智慧城市中發揮重要作用。”龔健雅說。
他還表示,天、空、地傳感器成為地理信息數據采集與實時更新的重要工具,傳感網與互聯網和云計算結合將構成地理國情監測、智慧城市、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