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Allan Wille日前在Klipfolio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Transparency and business: Four critical things business owners need to know”的文章,Allan Wille是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對公司透明度有獨特的見解,如果去讓公司透明度成為一種優勢而不是劣勢,需要管理層來界定。
當今社會的開放性越來越強,商界也在追趕著這種潮流。人們普遍認為,保持業務透明度會對企業有好處。
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想闡明透明度的局限性。因為通常來說,我也對保持透明度持支持態度,但是我也相信,企業必須意識到釋放出太多(或者太少)信息的后果。
在當今開放的文化下,數以百萬的人很樂意將自己的私人生活細節分享到Facebook、Snapchat或者Instagram上。從政府到維基解密,每個人似乎都熱衷于釋放大量的數據,這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的呢?
這可不僅僅是一個哲學性的問題。
每一個企業,特別是那些剛剛起步的企業,選擇公開信息,或者不公開信息的決定都會幫助這個企業,又或者阻礙企業的進步。
因此,我相信每一個企業所有者都應該認真考慮透明度的問題。你需要理解完全透明化的含義——為什么適當的保留自身的一些信息是更有好處的。
當企業主著手準備他們的信息公開政策時,下面的四件事情是他們需要考慮的。
1、 公眾期待透明化
當今的文化發展一定是趨向于透明化的。
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于一代人觀念的轉變,這是一個好現象。
與其他世代的人相比,千禧一代(指在某一段時期內出生的一批人群,他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與探討的根基和影響力)確實更加樂于分享信息,他們不僅僅局限分享私生活,也樂于分享他們的商業活動。
然而,走向透明化不僅僅是一代人的轉變,這是一種文化——也可以說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應。我們的手中擁有太多的信息,并且我們有許多方法來將信息傳遞出去。
可以看到,人們對開放的愿景表現在了在對辦公室和家庭的設計方式上。墻壁的消失表示著對“開放的理念”的認同。
政府宣揚著“開放型政府”的精神,對公眾共享大量的信息。加拿大政府建立了政府開放的門戶,并且將“創造更好透明度,建立更完善的問責制度,提高公民參與度,通過公開數據提升創新能力和增加經濟機會,公開信息,開放對話”作為工作目標。他們甚至提出了值得深入了解的名為“OpenGov”的全球倡議。
在商界,隨處能聽到透明度對商業有益這樣的話。(這里舉一個來自快公司的例子和一個關于企業家的例子。)
我們使用所有可用信息的方式同樣也正在改變。
從前信息是十分稀缺的,很難被獲取。能夠得到信息的人便擁有了能力,并且這些人不一定想要與他人共享這些信息或者權利。
回想上世紀90年代,老板們(一定是穿著寬肩的套裝西裝!)的辦公室往往在角落里,并且都有門。
數據被傳送到他們的辦公室中,被編輯、操作并且被小心的防護以防止泄露。它們只能夠被分享給“需要知道”的人。
在那些日子里,數據與民主無關,而與層級制度有關。
然而在今天,整個風氣都變了。我們把數據看做是可以共享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一個企業,透明化是有道理的。人們期待透明化,這似乎對企業有好處。
舉個例子,在Klipfolio,我們通過產品管理、用戶體驗和開發團隊的方式分享同一數據。對數據的訪問權是至關重要的,它并沒有被局限在一個或兩個團隊中。思想也不僅僅在單一的部門或者特定的一群人中存在著。
2. 透明化既能幫人,也會害人
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進一步透明化是有利的。
其一,我認為這種做法會有利于激勵員工。
如果僅僅讓管理層掌握著信息,這仿佛創造了一種壞境來含蓄的鼓勵員工生活在管理層的雷達之下,讓他們做著自己工作的同時保持安靜。如果你單獨掌控著數據,這就好像在告訴你的員工,你并不重視他們。但是如果你將信息與他們共享,并且鼓勵員工對企業面臨的挑戰提出創造性和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結果會很不一樣。
這個原則已經被證實,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來自豐田。
1951年,豐田實行了一個名為創造性思想和建議的體系,這一體系鼓勵所有級別的員工向公司提供他們對于改進流程或產品的意見和建議。豐田的員工不斷利用這一系統來改善自身產品,因此這一系統被看做是豐田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里有一個博客鏈接,是關于為了不斷改進產品而創建建議系統的過程,另一個鏈接則給出了關于豐田這套系統的更多信息。)
但是我們共享的信息會過多嗎?我認為會。
一家名為Baremetrics.com的公司創建了Open Startups的網站,這是一個可以實時發布公司所有關鍵指標的網站。
該網站宣稱,“這些公司正在通過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指標來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和開放性!這些數據是真實的,隨著這些公司的成長可以進行實時跟蹤!”
但事實上,一些企業在剛剛成立初期都會遇到一些波折,這些波折很少被人們發現,但是如何企業的困難被所有人看到或者察覺到了的話,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會讓消費者丶客戶或者潛在投資者對這間公司失去信心,這就會影響到公司重新組合和恢復的機會。所以如果信息程度十分開放的話,一個小小的錯誤可以就會釀成大錯。
所以問題來了,信息分享的程度應該控制在一個多大的適當范圍。
與員工分享大量信息可能很好,如果你的競爭對手獲得相同的信息會發生什么?可能會傷害你嗎?
即使你能夠將該信息限制給員工,你如何保護它?如果你的一名員工離開為競爭對手工作或啟動自己的公司,會發生什么?
所以你應該分享什么內容的信息?
如果你公開分享薪資數據,競爭對手將知道要提供多少錢來挖走你的一個員工。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分享薪資數據,你的員工如何知道你正在對所有員工進行公平對待?例如,他們如何確定公司的男性在同一級別的工作中沒有獲得比女性更高的工資?
但是,如果你在公開的網站上分享薪資信息,你的員工將如何反應?個人資料如婚姻狀況或健康資料如精神疾病或殘疾,這些信息可能就會被公開,顯而易見這是不好的狀況。
所以透明度不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它顯然有邊界。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其中一些因素可能會傷害你。
3.沒有內容解釋的數據是有風險的
要考慮的許多因素之一是數據如何解釋。即使你有意識地發布信息,你也必須記住,原始數據只是數據。要理解,你需要用文字內容來解釋這些數據的來源。
假設一家公司說去年的銷售額為1000萬美元。那么好還是壞?這取決于。如果去年銷售額達2000萬美元,那可能是壞的; 如果去年銷售額達到200萬美元,那可能是好的。
但是,如果你非常透明,那么數據如何進行語境化?
所以公司必須擁有一群人(通常是管理層)來解釋數據,并記住即使是原始數據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你發布的數據顯示超出預期,員工對公司就會信心十足。但是當數據顯示你沒有這么好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呢?你如何激勵員工?如何展示你的領導力?經理人員如何確保員工的心理工作,而不是接受數據?
4. 每個公司都需要透明度標準
由于我剛剛列出的所有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每個公司都有自己非常明確的透明度政策。
例如,我完全主張與員工分享大量內部數據。
我們這樣做的一個方法是在辦公室附近設置大型液晶顯示器,我們分享實時數據 - 例如我們的收入目標信息,或客戶支持趨勢。我們分享的信息并不總是正確的; 但是沒有被操縱。
透過員工透明度,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過告訴大家發生了什么,并邀請他們貢獻自己的想法,我們創造了一種“我們一起為公司奮斗”的文化。
但是,作為一家私人公司,公司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是有隔閡的。例如,他們有意識地決定不公開說明他們的收入數字。
但是即使如此,我們有時也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保持私人的信息會發生什么情況?
我認為一家私營公司,特別是一家創業公司,如果發布的數據太多,特別是如果在公司成熟到能承受負面數據的負面反應之前就會受到傷害。所以透明度政策需要找到平衡點。
不過如果你的透明度剛好恰當,你可以會因此得到好處,同時保護自己免受潛在的傷害。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