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國谷歌公司利用大數據模型預測到H1N1禽流感將要爆發,從而挽救了數千萬人的生命,這只是大數據應用的案例之一,被記錄在一本名為《大數據時代》書中。2013年,該書被引入中國,其翻譯者周濤現為成都數之聯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這幾天,一年一度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正在成都召開,趁著糖酒會客戶在成都,周濤決定親自去談一談。然而盡管周濤滔滔不絕地講著,可是對方似乎還有一些顧慮。雖然沒有解決問題,但周濤卻發現了癥結所在。其實他在和許多類似的傳統企業接觸中也發現,它們的確想利用大數據來進行企業各環節的優化升級,但苦于沒有專業技術,而要請專業的公司來做,又需要對外提供足夠多的數據。一想到這些數據在開發利用過程中被泄露的風險,大企業通常都會選擇放棄。周濤不禁感慨,在技術上可以實現的事,因為沒有法律、法規和制度層面的保障,究竟該怎么做,成了一個未知數。
中國的運營商每天要記錄50億通電話,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每天的消費記錄達到6000萬條,一個搜索引擎每天要處理超過10億次的訪問請求,一個大型社交網站一個月僅照片就會更新10億張。這些聽起來多得嚇人的數據似乎是一個十分誘人的市場,但這并不是大數據的全部。醫療、交通、氣象、環保、金融、衛生等等很多領域的大數據,其實都還是“沉睡”的“孤島”。
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指出,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將在2018年底前建成,率先在氣象、環境、信用、交通、醫療、衛生等20余項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但在大數據產業的從業者看來,這個綱要的推進卻并不理想。最近幾年,為了推動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行業內部自發成立了大數據產業聯盟和大數據發展研究會。在成都,幾乎每周都有跟大數據有關的論壇和分享會。這天周濤又一次主持了這次業內的沙龍。
這次的沙龍,匯聚了政府主管部門、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各領域的大數據產業從業者,作為成都大數據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周濤每次都會做詳細的記錄,在他看來這樣的沙龍大家可以充分碰撞,無形之中總會對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據2017年3月31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