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司空見慣的一天:早上起床后抓起手機看當天天氣預報,然后是查詢上班路線,再接下來打開汽車導航,上班后通過互聯網查詢資料,并不時用手機與外面聯系,下班后通過手機APP訂餐、購買電影或演出票,回家后通過互聯網電視收看節目……“不論你喜歡與否,你的生活已經受控于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隱私》一書的作者看來,幾乎每一刻我們都在為大數據作出“應有的貢獻”。當然,就是這樣看似再尋常不過的日常生活,我們一天的行蹤、偏好(哪怕有時僅僅只是一個閃念),早就暴露無遺,某種意義上,我們越來越像是一個沒有私密可言的“透明人”。
技術就是這樣一把雙刃劍,既會給你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會在悄無聲息中肆意“偷”走你的信息,根本不在乎你的情緒,這正是本書所要闡明的核心所在。書中每一章都展示了人們在家庭和工作中的日常活動如何成為大數據收集的一部分。或因第一作者本人有過白宮首席信息官的特殊經歷,對大數據接觸較多,對信息技術更為敏感,所以本書能夠針對性提出個人避免隱私泄露的實操舉措。此外,本書對改進公共監管舉措、完善法律的思考亦不乏真知灼見。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曾慨嘆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今天我們則像是生活在一個數據爆炸甚至過剩的年代。資料表明,全球數據正在迅速增長,大約每18個月翻一番。有專家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240億臺連接設備,其中一半是可移動的。屆時,全球年數據產生量將會達到2009年的45倍。美國統計學家納特·西爾弗也在《信號與噪聲》一書中指出,在大數據時代,人類一天創造的內容甚至超過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內容。在本書作者看來,大數據越是這樣蓬勃發展,對公眾私密生活的威脅越可能“雪上加霜”。
大數據不僅改變了我們,還“戰勝”了我們。2016年的“人機大戰”無異于大數據對人類智商的一次不經意“嘲弄”:由谷歌公司研造的人工智能系統阿爾法圍棋,挑戰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最終以4:1獲勝。就此,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一言以蔽之——人工智能的勝利其實就是大數據的勝利。素以智慧自居的人類敗給了自己親手創造的大數據,這是多么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