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陽縣出臺《開陽縣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2016——2020)》。根據方案,開陽縣將以大數據為引領,圍繞資源型城市向創新型、生態型、融合型城市轉型跨域的總體目標,形成數據完善、優勢產業成形、大數據應用效果明顯的社會經濟發展體系,預計到2018年,大數據在經濟社會中的引領作用初步奠定,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總量達到15億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塊數據智能化城市,大數據在經濟社會中的引領作用基本奠定,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總量達到20億元。
根據方案,開陽縣將貫徹貴陽市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的部署,圍繞“一個目標、三大任務、十八項行動計劃”的總體布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一個目標”就是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向創新型、生態型、融合型城市轉型跨越;“三大任務”是夯實數據匯聚基礎,突出“大數據+旅游”“大數據+農業”產業優勢,促進大數據應用;“十八項行動計劃”是圍繞三大任務具體分解各項工作,確保全縣大數據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監督地開展,涵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智慧城市管理建設、智慧醫療建設、智慧交通建設等18項內容。其中,開陽縣將突出“大數據+旅游”“大數據+農業”產業優勢,以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電子商務產業聚集發展、推進礦產資源利用監管。
在推進智慧旅游建設方面,建立政府主導、旅游部門牽頭、社會參與、企業開發的工作機制和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等發展優勢,依托“智慧開陽”建設,圍繞旅游服務、旅游管理、旅游營銷,強化與文化、商貿、交通、市政、氣象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推進“貴陽市大數據人才培訓中心”項目建設,并基于“大數據產業”打造集人才培訓、會議會展、健康旅游、數字農業為核心體驗的智慧旅游項目“中國·南江數字硒谷小鎮”,使之成為中國首個智慧旅游探索型智慧小鎮。以聚集旅游數據為基礎,以打造的智慧旅游平臺為切入點,輻射開陽區域內旅游景區,以智慧旅游開拓者身份,引領開陽成為智慧旅游城市,助推“南江大峽谷、十里畫廊”5A級景區的打造建設。
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加快對磷化工、茶葉加工、特色食品等傳統資源型產業的信息化、服務化、綠色化改造,推進行業整合和品牌提升,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施“大數據+傳統產業”改造計劃,推進全縣規模以上傳統制造業開展示范和試點,支持企業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謀劃布局開陽工業互聯網,研發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環節的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運用大數據增加三產有效供給,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率,重塑產業鏈、供給鏈、價值鏈。
在加快電子商務產業聚集發展方面,逐步建成開陽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重點推進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加快縣、鄉(鎮、社區)、村(居)、寨四級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支持開陽富硒農產品在“郵樂網”硒網、喜樂農惠、貴州電商云開陽館、貴農網、貴電商平臺等網上銷售站點建設,建成一批特色農村電商館,打通“硒貨出山”和網貨下鄉雙向通道。開展生鮮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促進農業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發展,積極發展以銷定產模式,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著力解決農副產品在物流、冷鏈、倉儲等關鍵環節的問題。
在推進礦產資源利用監管方面,不斷完善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一票通”服務平臺,進一步擴展應用領域,探索建立多級、遠程的礦區監控系統,實行執行與監督相分離、實時監控與事后稽核相結合的全方位管控模式,形成完善、系統、科學的監管體系,為稅費征繳提供公開公正透明的數據平臺服務,實現礦稅數據從無到有的累積,逐漸形成開陽縣礦稅大數據。構建“開陽大宗商品(礦產品)交易平臺”,通過對各項數據的收集分析,全面掌握磷礦石資源的終端流向,為開陽礦產品生產銷售企業提供基礎的產量產能數據,制定合理開采計劃,提高礦產資源就地加工轉換。
為保障方案順利實施,促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開陽縣將強化政策扶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支持,建立縣級大數據產業發展基金,形成政府主導、帶動社會投資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投資模式。稅務部門牽頭制定稅收減免政策扶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縣財政要在年度預算中根據自身財力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大數據產業發展,每年整合2000萬元以上資金用于大數據產業發展,對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企業,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等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