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頻發銀行儲戶憂心
“如果一名50歲以上的客戶一人來辦理轉賬匯款業務,且手持電話,神情緊張、言語激動,那么該客戶極有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一位銀行業人士說,以往,針對電信詐騙的防范,商業銀行只能依靠柜員的個人經驗來判斷。若客戶不聽勸阻、執意匯款時,銀行也往往只能選擇報警,讓民警來勸阻儲戶。尤其是在電信詐騙花樣翻新的今天,犯罪分子往往會指導儲戶開辦手機銀行或網銀,利用電子渠道直接匯款轉賬,銀行的最后一道防火墻便會失效。
不過,大數據的興起讓商業銀行攔截電信詐騙有了更可靠的途徑。據了解,工商銀行研發并投產的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使電信詐騙防范工作從依靠柜員個人經驗,轉變成信息化、科技化的精準攔截。該系統收錄了來自工行內部國家職能部門、境外反欺詐組織和境外有權機關、國際金融同業等方面的信息,全部是已發風險事件或國家職能部門認定的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
在收錄這些信息后,銀行按照業務風險防控的需要進行了科學分類和風險評級,并與銀行相關業務系統對接,在業務辦理過程中進行實時預警篩查。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工行境內外所有機構網點,如自助設備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
簡單來說,如果客戶通過該行柜臺、網銀、手機銀行、atm等渠道匯款,只要收款賬號與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內電信詐騙風險賬號匹配,系統就會自動彈出預警提示。不過針對業務具體的辦理渠道,提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柜臺辦理業務時,收款賬戶與外部欺詐系統相匹配,銀行柜員電腦就會接到風險提示,柜員可采取進一步行動,向儲戶確認收款人信息、用途,并警示風險等。當用戶自己在手機銀行、網銀、atm等渠道匯款時,系統會顯示交易失敗或收款賬戶異常,并要求儲戶到網點柜面辦理,為勸阻儲戶、告知風險贏得機會。
利用精準的外部欺詐系統,電信詐騙防范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數據顯示,該系統風險信息總量已達1300萬條,截至2016年3月,利用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工行全渠道攔截電信詐騙7萬筆,為客戶避免經濟損失9億元。
銀行人士提醒說,目前并非所有銀行都擁有類似的大數據反欺詐系統,如果儲戶更換銀行重新匯款,騙子就有可能“得手”。有媒體報道,北京市民王某此前曾先后兩日在工行的兩個網點向兩個不同的電信詐騙賬號匯款,網點柜員均利用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的預警實施了攔截。但后來該客戶在其他銀行完成匯款,最終仍造成了資金損失。
銀行分析人士表示,電信詐騙的防范需要公安機關、銀行業、電信行業等共同協力完成,針對公安機關已經認定的電信詐騙賬戶,整個銀行業都應采取轉賬匯款“黑名單”式的管理,不可留死角,公安機關也應及時更新風險賬戶信息,反饋至商業銀行。另外,從銀行業務原則來說,儲戶有“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權利,取多少、匯多少、匯給什么人都是儲戶的權利,銀行無權干涉,因此,電信詐騙的打擊防范單靠商業銀行“堵漏”顯然是不現實的,還需要加強民眾的風險教育,提高儲戶防范意識。
貼心提醒:警方介紹防范電信詐騙“三板斧”
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斷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
警方人士表示,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