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物聯網、云計算之后,大數據已經成為當前信息技術產業最受關注的概念。怎樣利用這些數據指導質檢工作,是擺在檢驗檢疫人面前的一道“考題”。北京檢驗檢疫局給出的答案是:利用數據,準確分析,探索大數據環境下的檢驗檢疫監管新路。
“我們設計了‘進出口產品追溯監管系統’這一平臺,以期為檢驗檢疫工作提供便利、為行政業務管理提供佐證數據,并成為連結檢驗檢疫部門、企業和消費者的一條紐帶。”“我們擬對國境口岸醫學媒介生物及其傳播疾病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進行大數據綜合分析,為輸入性媒介傳染病的綜合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上述設想,出自北京檢驗檢疫局“我身邊的國檢大數據”設計創意大賽的獲獎作品。11月10日,記者在北京局采訪時了解到,上述大賽共收到24份創意作品,作品涉及檢務、旅檢、航檢、口岸衛生監督、進境活動物查驗、檢疫犬應用等領域。歷時3個月,經過兩撥評委的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項。
“絕大部分方案設計合理,有科學依據,可操作性強,進一步促進了數據資源的科學、高效使用,推動了大數據思維在檢驗檢疫中的深度應用和增值開發。”北京局信息化管理處處長莊衛國點評。
夯實基礎早起步
“通過大數據理念強化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引入大數據理念,有力扶植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夯實群眾基礎,加強群眾輿論宣傳,結合大數據思維,拓展宣傳手段和形式”……8月27日,在北京局“貫徹‘三嚴三實’深化業務改革 服務首都發展”專題研討會上,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德平在動員講話中三次提到“大數據”,局黨組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開展大數據工作,收集數據信息是基礎。今年初,北京局各級業務部門對基礎數據的整理使用、分析應用和采用進行大討論,征集到與大數據有關的業務需求建議36條,使大數據應用從一開始就接地氣、有生命力。
接下來,該局邀請質檢總局通關司有關專家開展“大數據在檢驗檢疫系統中的應用”專題講座,及時了解系統大數據應用發展前沿;首都機場檢驗檢疫局利用年輕人知識更新快、思路靈活、動手能力強等優勢,組織青年業務骨干探索大數據對一線業務的作用影響,開展大數據讀書活動,力求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最大程度普及大數據相關知識,啟發北京檢驗檢疫人對大數據和檢驗檢疫業務的關聯思考。
專業分析重應用
“要運用大數據手段研究事中事后監管,希望北京局通過分類監管、差異化管理多出新的監管模式和監管機制,在制度建設方面做些創新和探討。”9月28日,質檢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梅克保在北京局調研時提出要求。
對此,北京局從數據積累豐富、質量較好、應用需求迫切的部門起步,依托各部門已有的數據庫和電子政務資源,逐步整合數據存儲處理業務,構建完整、系統、多層次的平臺體系,打造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政府信息資源服務系統。
打造指揮數據中心只是該局大數據應用的“牛刀小試”。
目前,該局指揮數據中心主要涵蓋北京檢驗檢疫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及聯絡資料、國門安全數據、消費品安全數據、業務流程和風險監控數據等。既有趨勢分析、關聯分析,又有實時數據推送、工作量模擬;既關注進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微觀狀況,又放在全系統中宏觀考量。數據推送方式多樣,既能在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又能在電腦桌面和移動設備上展現。
“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在于從海量的復雜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發掘出新的業務模式,創造新的業務發展機會。以此為契機,探索‘數據在手,盡在掌握’的智能模式。”北京局信息化管理處副處長由智勇說。
前瞻布局謀發展
“其他工作或許可以有五年規劃、十年規劃,但信息化不行,不現實。信息化發展太快了,規劃最多三年,我們在此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理念。身處大數據時代,我們要應用大數據技術,改造完善已有的數據中心平臺,將大數據技術融入數據統計的整體方案,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讓大數據精準服務于我們的業務工作和高層決策。”深諳檢驗檢疫信息化建設的莊衛國說。
大數據的應用,核心環節在于統計,人才聚集在這一領域,成果也顯現在這一環節。日前,該局撰寫出版了《出入境檢驗檢疫統計學概論》,這是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領域的第一本統計學工具書。該書的撰寫團隊熟悉各項業務、精于統計方法,善于運用統計和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分析,撰寫的統計分析報告多次受到質檢總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并獲得質檢系統質量統計工作先進集體。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指出,要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大數據理念,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使之成為破解改革難題、推進事業發展的尖兵利器。追蹤北京檢驗檢疫人走過的足跡,他們面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機遇與挑戰,大膽嘗試、積極探索,挑起大數據時代“質檢尖兵”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