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公安局運用大數據思維推行警情數據流轉機制,綜治牽頭、相關部門參與,推動治安防控社會化。
治安狀況實時分析。依托警務大數據信息分析平臺,對各類警情數據撒點標注,綜合分析、立體化展現。對案件,標注時間、地點、手段等7類要素,在地圖上清晰呈現出每一個縣市區、街道、社區村居哪些案件高發、發案數量、高發時段、易發案部位等,并可以精確到具體的樓宇和場所。
警情數據雙軌流轉。利用綜治部門社會治理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兩條線推送。自上而下,公安系統內部,利用短信平臺每天推送市局各警種和縣級公安機關,完善日推送、周研判、月分析工作機制,根據警情數據動態調整勤務部署。在外部,利用警務大數據信息分析平臺與綜治平臺對接,市局、縣市區局、派出所同級推送市、縣、鎮街三級綜治部門,分解至相關單位辦理、定期反饋。自下而上,依托網格化管理,全市劃分7360 個網格,網格內的1.7 萬名信息員發現案件線索、安全隱患、不安定因素等情況,及時推送 7360 名網格長,由網格長上傳至綜治平臺,百人以上群體性事件預警率達到98% 。一線民警全部配備移動警務終端,研發應用基礎信息采集APP 軟件,按人、地、事、物、組織“五要素”動態采集、上傳上報。
防控責任層級落實。各級綜治部門對突出治安問題、不安定因素等,層級落實屬地管控和部門責任,具體到單位、社區村居和責任人。案件高發的,下發治安隱患督辦通知單,掛牌督辦;連續兩個月治安問題突出、未有效整改的,認定為不安全地區,約談責任領導、責任人。凡是發生重特大案事件、重點人漏管失控造成重大事端的,對相關領導和責任人嚴肅問責,平安建設考核一票否決。
通過運用大數據思維創新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濰坊市公安局實現了治安防控從粗放式管理到精準化制導、從被動應付到主動預見、從行政命令到數據指令、從公安唱獨角戲到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轉變。2014年,涵蓋各項打擊指標的安民行動、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綜合考評,濰坊均名列全省第一;全省公安機關群眾滿意度調查,濰坊市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2 名;2014 年度該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群眾滿意度調查,社會治安滿意度名列六項指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