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大數據領域 最受關注的議題,當屬9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該《綱要》對中國發展大數據提出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可謂是大數據發展的“國家級路線圖”。
有媒體把《綱要》提煉為“共享,開放,安全”三大關鍵詞,筆者以為,如果一定要用關鍵詞來概括《綱要》的主旨,必須再加上“應用,產業化”,并且“應用,產業化”是最關鍵的關鍵詞。
為何?全球范圍內,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正成為趨勢——商業改變世界——通過數據的共享與開放,促進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的完善,恐怕只是大數據發展的基本目標。
數據經濟已經撲面而來。如何才能讓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應用與產業化,才是核心,也是《綱要》的最終落點。當然,這一落點的前提,就是共享,開放與安全。
言歸正傳。大數據發展的“國家級路線圖”已經出爐,最大的包袱已經抖了,往下如何走,可能更考驗各方智慧。在此,筆者提出一年內《綱要》落地的若干預測,以饗諸君。
1.2015年年內,將在國務院層面組建推動大數據發展的領導小組,辦公室將設在工信部。由于《綱要》提出了公共數據資源共享開放的時間表,而第一個時間節點是要在2017年底,“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如果沒有一個最高層級的綜合協調機構統籌推動,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達成跨部門的共享共用,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即使成立了這一機構,《綱要》中提及的部門、區域能否在2017年年底前達成共享共用,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2.共享開放數據的標準化將較快形成成果。大數據共享開放以及產業化,最大的桎梏之一,是數據的標準化問題。預計第一步將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層面形成議題,最大可能是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組建大數據標準化專委會,并在2016年上半年交付初步成果。
3.公共數據資源、商業數據資源的版權歸屬將有明確的界定。數據的版權問題,不僅涉及到各方利益,對于公民數據來說,也是“個人隱私神圣不可侵犯”。如何界定不同領域數據的版權,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4.地方各級政府將陸續組建編制內的專門的大數據管理部門。公共數據的開放共享,不是市場行為,而由于其專業性、技術型、跨部門、跨行業等特性,組建專門的協調管理機構勢在必行。
據報道,成都市經信委正著手籌備“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職能是負責擬定全市大數據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推動信息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準規范,推動信息數據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等。該“大數據管理局”由成都市經信委的信息安全處、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網絡管理與信息化推進處共同抽調人員組建。
成都市經信委“大數據管理局”將是全國第三個政府層面的大數據專門管理機構。此前的5月28日和6月1日,廣州市、沈陽市分別成立全國首家和第二家大數據管理局,前者為隸屬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的正處級行政單位,后者則是單獨設立,行政級別為正局級,顯示出沈陽對大數據發展的重視程度。
5.大數據交易所將雨后春筍。今年4月,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在貴陽成立,數日前,陜西大數據交易所在西安掛牌。對于大數據應用及產業化來說,數據交易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而如何交易雖說是一種市場選擇,但在當前的環境下,大數據交易卻不僅僅涉及買賣雙方。通過交易所這種聯合實體來探索大數據交易涉及的應用、產業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不失為一種破題之舉。但是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需要多少家交易所,還應該統籌考慮,以免泛濫成災。
6.政府推動的地方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建設將放緩,消化已有建設計劃將成主旋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閑置資源壓力將減輕。今年上半年,有工信部官員曾表示,我國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出現泡沫,而《綱要》對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統籌規劃的要求,強調對現有數據中心及服務器資源的改造和利用,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投資。預計將對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