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給傳統產業帶來的變革將是一個持續升且不可逆的過程。隨著“互聯網+”的深入,諸多的新技術、新業態將會顯現,同時技術路線、商業模式的迭代速度會明顯加快,一些產業的格局會發生劇烈動蕩,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界面也會更加模糊。
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正試圖或已經顛覆了傳統企業,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正在或者預備轉型互聯網。然而,更多的傳統企業,仍舊處于互聯網轉型的彷徨路口,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困惑——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到底該如何推進?
用戶導向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思想基礎
2013年11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播出了《互聯網思維帶來了什么》,以海爾空調和小米手機為例,展示了信息交互、知識分享的互聯網新思維給中國制造業帶來的深度變革,掀起了全民學習“互聯網思維”的浪潮。提到企業互聯網化,首先應理解互聯網思維。
到底什么是互聯網思維?簡而言之,就是把傳統商業的本質做到極致的思維。那么,傳統商業的本質是什么?傳統商業的本質就是為用戶供給產品,企業獲取盈利的系統化過程。在該過程中,商業本質有且僅有兩個核心要素,即用戶與產品。而互聯網思維,就是基于互聯網環境和技術,對用戶和產品進行深度理解并至極致的思考方式。從表象上看,圍繞用戶,互聯網思維可以衍生出諸如“免費思維”、“社會化思維”、“平臺思維”等基于用戶獲取和服務的思維模式;圍繞產品,互聯網思維可以衍生出諸如“迭代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等基于產品設計、開發的思維模式。
但從本質上看,由上圖比較傳統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不同,我們發現,正是由于互聯網空間,企業及品牌有了更多的直面用戶的機會,前者與后者可以直接交互、溝通和交易。而在這個虛擬空間下,用戶的行為軌跡、消費習慣、選擇偏好等一切數據都會被電子記錄并保存下來。借助于互聯網技術,我們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來理解我們的用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互聯網思維就是借助于技術和數據的“用戶導向”,取代傳統的借助于慣性、經驗和個人的“產品中心”。
用戶導向——關注用戶注意力是前提
在互聯網高速信息化的時代,用戶自主選擇、掌控信息的能力空前加強,部分用戶甚至成為信息主體、大眾焦點。例如,新浪微博的24小時熱點話題榜,每天有一大部分排行靠前的話題是由普通網民制造的。明星吸毒的新聞近日頻頻爆出,網民竟能把這些新聞“改編”成一部“監獄大片”。在互聯網時代下,“羊群效應”無限放大,企業應從傳統時代的“制造注意力”轉變為“追隨注意力”。
如今借助于大數據收集和挖掘技術的發展,“追隨注意力”已經成為現實。例如,泰一指尚旗下互聯網注意力捕捉系統——AdMonitor就可以依托搜索引擎技術和文本挖掘技術,對BBS論壇、博客、新聞跟貼、轉貼、微博、微信等進行7X24小時跟蹤監測,從而可以深度了解到用戶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熱點、焦點問題所持的有較強影響力、傾向性的言論和觀點。在用戶注意力碎片化的時代,企業需要實時關注互聯網上大眾的注意力和評論導向,挖掘出大眾追隨的焦點與熱點,從而制定針對性的市場和產品策略。
用戶導向——了解用戶偏好是基礎
郭敬明在接受采訪時曾提到:前兩部《小時代》上映時,他們每去一個城市宣傳,他都會戴著口罩、帽子買票去電影院看,他想聽聽觀眾在哪里會笑,哪里會哭,對哪個鏡頭的反應最快、最直接。但他發現原本以為觀眾會笑的情節,結果全場鴉雀無聲,他覺得觀眾一定會哭的場景,大家反而在笑。后來他總結了問題發生的原因:中國觀眾對長句子的解析能力有限,假如笑點在長句子里,觀眾很難會笑。所以在《小時代Ⅲ》里他不僅把笑點設置在簡短、易懂的臺詞中,還會增加一些肢體上的笑點,用視覺上的笑料取代聽覺上的笑點。他甚至剪掉很多帶有顧里特點的尖酸刻薄的臺詞,因為那往往不是觀眾的笑點,也不會給觀眾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小時代》的成功離不開郭敬明對用戶偏好的高度重視。如今,我們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用戶偏好進行更好的把握。例如,泰一指尚自有大數據平臺Atlas云圖對5.6億接入用戶行為數據進行細分,7000個維度標簽交叉分析,還原用戶真實偏好并將他們的偏好把握精準,從而提升用戶粘性和忠誠度。泰一指尚目前,正為國內多家電視臺及影視公司提供數據咨詢服務。
用戶導向——優化用戶體驗是核心
泰一指尚將用戶體驗定義為——有意識地、仔細地經營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高頻互動點。在供應鏈全球化和信息扁平化的今天,產品同質化和價格無差異化將不可避免,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唯一的區分便是用戶體驗。當用戶愿意花費更多來獲取更好的體驗,并與企業產生高頻互動,而且覺得物有所值時,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別才會顯現。
蘋果公司的前首席設計師羅伯特·布倫納在《至關重要的設計》一書中強調——“從客戶體驗整體出發,產業鏈的邏輯貫穿了設計、制造、市場、銷售,全公司的上上下下都圍繞客戶體驗服務。”蘋果公司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循環過程可以概括為:1、客戶需求;2、能夠通過情感來回應需求的產品;3、設計、制造、以及向客戶推廣產品之間的協調;4、保持警惕,能夠預見客戶的進一步需求。這一循環體驗過程必須仰賴數據的支持,蘋果很早就收購了Twitter數據專業化公司Topsy,希望通過Topsy的數據了解到人們當前最關注的趨勢及其意義,以助于蘋果改善其推薦算法、強化或預測熱門媒體以及進一步完善Siri服務,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不僅如此,蘋果還收購了地理位置數據公司Locationary、數據提供商FoundationDB以及大數據分析公司Acunu等一系列數據公司。
用戶導向——增強用戶付費意愿是落腳點
增強用戶付費的關鍵是挖掘用戶需求,巧妙設置付費點。泰一指尚將其總結為付費場景的個性化構建。首先是付費點和付費方式的設置,這就要求企業充分了解用戶想法及需求,引導用戶進行付費;其次,當用戶有消費需求的情況下,購買入口要夠清晰且及時,購買過程要盡可能的簡單易達。
例如,我們通過LBS數據自動判別其“逛街購物”場景,根據地理位置推薦就近的商家提供免費流量包,但用戶需接收商家廣告或者額外付費增值服務。又例如,我們通過搜索數據自動判別其“出國場景”,為其推薦去往相應國家的產品。泰一指尚認為,通過場景數據化可建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實時關聯,進而滿足個性化的供需關系,進而顯著增強用戶付費意愿。
大數據定義用戶導向,大數據思維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思維內核
由以上我們注意到,無論是用戶注意力,還是用戶偏好、用戶體驗,亦或是用戶付費,我們可以不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慣性,而是轉而尋求大數據的分析框架。泰一指尚認為,大數據是通往用戶本質的規律最具象表現,遇到問題,首先依托的不是經驗,而是數據。大數據思維,或者說大數據下的用戶思維是更符合傳統企業互聯網化需求的一種“互聯網”思維方式和實際體驗。
我們知道,互聯網的優勢在于,可以對每一次的用戶行為進行追蹤與保存,從而形成海量的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讓用戶更加完整鮮活地展現在企業面前,該用戶是誰?他在哪里?怎么聯系到她?她需要什么產品?她通過哪些渠道購買?她得購買習慣是怎樣的……在完整的“用戶畫像”面前,企業面對“裸泳”的用戶,用戶需要什么,怎么獲取,怎么營銷一目了然。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我們可以對用戶進行深度理解并至極致。同時,用戶畫像的完善更讓企業打通線上和線下成為可能,讓互聯網化的商業運營成為可能。泰一指尚相信,大數據思維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思維內核,大數據的合理化應用是企業互聯網化的前提和保障。以大數據思維開拓互聯網化的傳統企業,將在激烈的產業轉型升級的競爭中占取先機,并持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