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醫學專家談如何創新應用互聯網,挖掘出海量數據的真正價值 大數據顛覆醫療,或許并不遙遠
如果一個醫生還在抱怨病人得了“搜索病”(指看病前習慣先上網查查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那么這個醫生大概已經落伍了。基于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深度應用,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一群富有創新精神的醫學專家正和硅谷的醫療產業專家合作,推進一個最新的科研項目——“和你一樣的病人”,通過這個智能系統,病人有望自查疾病,這也減少了醫生因經驗累積有限而導致的誤診或漏診。這個系統有望成為醫生的好幫手,也可能顛覆現有的醫療模式。
這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院長勞埃德·米諾在昨天的第九屆21世紀中美醫學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向記者透露的信息。據悉,本次論壇將于10月14日-16日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召開,它由斯坦福大學、美國薩爾克生物研究所、上海瑞金醫院共同主辦,屆時包括美國“四院院士”ShuChien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前任校長William Brody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胡慶澧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教授等多位中美醫學專家,將共同探討當下醫學界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醫療發展趨勢”。
計算機篩選最優治療方案
信息化已逐漸深入到醫療衛生的各個領域,成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但由于醫療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此前大多數信息化包括所謂“互聯網+”與醫療的合作,依然是以醫療為核心,互聯網只是服務于醫療的工具,比如,在線預約、在線掛號等。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陳紅專稱,當下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創新應用互聯網,以及挖掘出海量數據的真正應用,而不僅僅是積累數據。
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已有令人“腦洞大開”的科研進展。醫生們開發的這個名為“和你一樣的病人”的系統里,積累了上百萬條藥物、治療方案、病例信息等數據,登錄者鍵入身體狀況、年齡、不適部位等,系統就會給出一個完全個性化的診斷結果以及理想的治療方案。
“這種系統篩選出的治療方案,可能比醫生的方案效果更好,能讓更多病人獲得真正屬于他們的最優治療。因為我們都知道,醫生的治療水平很大部分來自于醫學積累,也就是經驗,但這種積累不論是30年還是50年,依然是有限的,它一定沒有擁有全病人就醫數據的電腦系統見多識廣。”勞埃德·米諾對記者說。
反思傳統“一對一”就醫模式
事實上,促成勞埃德和伙伴們開發這個系統的機緣,是對傳統就醫模式的反思。
那是在1998年,勞埃德和同事在全世界首次報道了一種罕見病——“上半規管裂損癥候群”。這種疾病的患者會出現眩暈、對聲音異常敏感等癥狀。這本是一次很普通的學術發現,但令勞埃德意外的是,當他們發表了論文后,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開始上網搜索這個病的信息,并輸入自己的信息,一批多年來找不到病因或在其他科室苦苦試驗治療方案的病人終于確診。比如,英國就報道過一名女子罹患這種疾病,不僅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大腦攪動聲,連吃顆蘋果對她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她輕輕一咬,就是一陣震耳欲聾。
通過互聯網找到“和你一樣的病人”,這個啟示讓勞埃德和斯坦福醫學院的同仁們開始開發這款全新的系統。
基于大數據應用,未來的看病模式很可能不再是現在這樣與醫生“一對一”。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已有醫生嘗試給乳腺癌患者這樣看病:通過系統篩查全美乳腺癌患者病歷,并挑出和具體患者相同或相似的年齡、生活環境、突變基因等,最終挑選出一個生存期、生活質量最高的治療方案提供給患者。這是目前醫生尋求“外腦”幫助的有效途徑。
深度開發大數據預測疾病
此外,未來的醫療數據收集也將不再局限于診室。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教授以糖尿病為例介紹,借助可穿戴設備的開發,谷歌眼鏡血糖監測、家庭床上血糖監測與數據遠程傳輸等應用已經在小范圍應用。“通過疾病管理,進而深度開發這些大數據,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有望開啟醫療產業的新黃金時代。”寧光說。
可以暢想的是,醫療大數據帶給人們的將不僅僅是更優的診斷與治療計劃,而是更優的生活方式。勞埃德·米諾說,通過醫療大數據的挖掘和篩選,還能前移到發現何種生活方式可能是更有利的,從而給政府、醫保政策制定者、醫院以及大眾更好的生活方式指導。“那就是預防甚至預測疾病的范疇,我們已在和谷歌、蘋果公司合作,也將與更多中國科學家合作。”勞埃德·米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