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這個稱號,往往會因為其名稱會蒙蔽了一部分人的雙眼,認為“大數據”的重點體現在它的“大”之上,以為量大就能更直觀地看到全局。然而光看到了全局還是無濟于事的,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第一,“大數據”之“大”,并非某個單一數據之大,而是全局的數據都很大。就如同騰訊,在很多人看來,QQ本身是一個免費的工具,本身是不賺錢的,而騰訊是一家“IT公司”。而在我看來,騰訊其實是一家“數據”公司,它通過本身無法增值的數據開發了各種不同的衍生產品以達到賺錢的目的,這就是為什么騰訊能崛起而MSN滅亡了。
從這一點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推測:一開始免費,后期收費的商業模式都容易走向毀滅。你試圖改變別人的消費習慣,這一點就忽略了人性,除非你是真的有更好的產品。類比之下,百度公司也是如此,但相比之下,百度公司遠不如谷歌有遠見,一旦網絡市場的“墻”不在了,百度公司或許會受到毀滅的打擊。
第二,“大數據”的重點其實應該落回到“數據”這個本身上。還是那個觀點,數據本身無價值,而是數據衍生出來的價值。而大數據的第二個特征是可以長期連貫地觀察整體的各種行為,并尋找“周期性”規律。在這一點上,咱們的老祖宗在這個農業大國創造的一個神奇的系統就是大數據的體現,那就是“二十四節氣”。這個東西的出爐,不就是為了簡單地指導農業生產嗎?在當今的工業社會,有個部分職能與其相似,那就是假日辦。然而我們都知道,“冬天吃不到西瓜”的歷史難題早已被溫室種植技術打破,所以二十四節氣被眾人遺忘也很正常。
那么我也做出一個推測:大量的所謂“周期性”規律將會被大量打破,市場的新亮點會如同地震一樣,你可以預測它會到來,但你永遠無法預測它什么時候到來。類比之下,工業革命到互聯網革命相隔的是如此之短,柯達這種破產保護后幾乎消聲覓跡的公司和通用汽車這種破產保護后重獲新生的公司,有人能預測得到?
第三,“大數據”最神奇的特點在于其可以輕易地進行“交叉對比”來尋找“弱聯系”。在“強聯系”思維中,因果關系是:這個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奶粉、尿布的需求量就會增大。而“弱聯系”的思維是:這個地區尿布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啤酒、香煙的需求量增大。當然你肯定會奇怪,讓我來簡單理一理:新生嬰兒一般需要尿布,母親主要帶孩子,尿布快用完了就得父親去購買,順便再買點自己的小嗜好例如煙酒,于是這種“弱聯系”就成立了。而在“弱聯系”的世界里,進行比對的數據就不是銷量、價格這些東西了,而是一個叫“變化率”的東西。例如現今普遍能夠看到的CPI、PPI,股市的K線圖,牛頓力學中的“加速度”。
當然我繼續再做出一個推測:在“弱聯系”思維的主導下,大量產品的用途會被重新定義。在此思維下,王老吉涼茶就用“怕上火”這個口號,炫邁口香糖就用“完全停不下來”這個口號,都是讓口號與產品自身產生了“弱聯系”,重新定義了產品用途,從而實現了成功的營銷。
最后,建立數據篩選的方法及尋找相似性的“弱聯系”還是需要人類的智慧來完成的。就如同百度搜索會自動校正錯誤搜索,淘寶搜出產品可分男女一樣,這種規則的界定只有人能辦到。
這個年代,不是你把線下的“集貿市場”復制到線上就是能成功的。市場上真正稀缺的產品已經不是“價廉”這一條就能夠搞定的。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物美”,才可能活得長遠。
悄悄語魚 20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