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東西,最不需要花錢而又特別值得我們享受?”
莎士比亞的答案是——睡眠。并且,他還將睡眠比作是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
然而,很多現代人對這不花錢的享受卻是漠不關心的:不就是睡一覺嗎,躺床上,兩眼一閉,被子一蓋的事兒。但是,回想一下我們的睡眠狀況,真的有產生過讓你“享受”的感覺嗎?
2014年的時候,曾有一項專門針對網民群體的睡眠質量調查項目,從最后得出的數據報告看,現代人很少能從睡眠中得到享受。在46000個樣本中,只有 10%的受調查者選擇沒有睡眠障礙,其他90%的受調人群都受到難入睡、多夢、失眠、早醒、翻身次數多等睡眠障礙。可見,對很多人而言,睡眠這件“小事”,好像正在從一種享受變成多種折磨。
這次調查還發現了一個規律,暫且稱之為影響睡眠質量的“三分之一”規律。
眾所周知,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用來睡眠,即每天約睡8個小時。但在移動互動網時代,人們對手機的癡迷,絕不亞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如膠似漆。報告顯示:有66.3%的網友是和手機或平板電腦一起上床;22:00-24:00是網民睡前使用手機最集中的時間段,而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正好是 22:00-6:00。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睡眠指數報告,正常人從準備入睡到睡著,平均需26分鐘,也就是說,正常的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約有2.4個小時(正好又是約等于三分之一)被手機奪走了。
比較諷刺的是,22:00-24:00這個時間段被不少移動互聯網企業(主要為手游、新聞客戶端、社交以及即時通信App)成為贏得流量的“黃金時間”。
同時還出現了一個怪異矛盾的現象,國內外互聯網巨頭一邊在他們的手機系統中嵌入自己開發的健康App或者配套的智能設備(智能手表、手環),并打出改善用戶健康,監測睡眠狀況的概念,但與此同時,他們推出的主要硬件和軟件產品卻又在瓜分著對用戶健康至關重要的睡眠時間。這應是互聯網科技企業推出的具有健康管理功能的智能設備和健康App對改善現代人的健康狀況無法繞過的問題。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或者手機里的一款App這些只是關于智能時代簡單、不完善淺層次的嘗試。這些設備、App發揮其作用的最大前提是依靠用戶的自覺性,如果你在應該睡覺的時間不開啟它們,它們不會發揮絲毫作用。它們只是聲稱與健康有關系,但這種關系并不是必然的、密不可分的、一觸即發的關系。
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對促進個人健康必然是能發揮其巨大作用。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科技如何與個人健康管理真正的完美融合?
當用戶和產品接觸之后,產品應在一瞬間觸發他的需求并予以滿足。
舉個例子,一個人想要跑步,需要的是一雙舒適的鞋,一個人想要跑步并記錄下跑步的數據,需要的是一雙舒適的、智能的鞋,而不是“鞋+手表或手環”,因為鞋子對于跑步永遠是第一重要,密不可分的。再比如睡覺,一個人想要睡一個好覺,與身體和睡眠發生直接關系的是床墊,這才是關鍵,一旦你睡在上面,你睡眠質量的好壞都取決于它。因此,要在產品的本身——床上下功夫,讓它舒適,讓它智能。而不是睡在一張不舒服的床上,整晚開著一個App或者睡覺還要帶個手環來希望自己的睡眠質量得到提高。
對于睡眠,這些都是多余的,是虛有其表的“智能”,不僅無法實現“零壓睡眠”,連監測數據恐怕也稱不上準確,談何提高睡眠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