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2014年,河北省與北京市簽訂了《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其中重點提出了雙方共同謀劃打造以“中關村數據研發——承德、張家口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這給具有區位、環境優勢和政策支持的承德,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面對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承德市瞄準尖端,打造大數據創業園區,目前大數據產業集聚效應已初步形成。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2014年,河北省與北京市簽訂了《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其中重點提出了雙方共同謀劃打造以“中關村數據研發——承德、張家口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這給具有區位、環境優勢和政策支持的承德,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涼爽氣候宜建恒溫機房
承德南鄰京津、北倚遼蒙,是連接華北、東北兩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隨著北京大外環和承德“兩環十射”高速公路網、“一環九射”鐵路網等加快建設,特別是承德民用機場和京沈客專的全面開工和投入運行,承德將構筑起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氣候方面,承德市地處冀北山地,境內年平均氣候9.0攝氏度。經分析測算,承德地區是京、津、蒙、冀地區建立大數據中心的最佳適宜地,能夠為大數據中心提供18到25攝氏度之間的恒溫機房,并能夠達到開停機時數據中心及機房內溫度A級要求,能夠確保TCO最低。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2014年,河北省與北京市簽訂了《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其中重點提出了雙方共同謀劃打造以“中關村數據研發——承德、張家口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這給具有區位、環境優勢和政策支持的承德,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能源供給方面,承德擁有兩個發電廠,同時擁有豐富的風能、熱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夠解決大數據中心供電問題。該市河流密布,水資源總量37.6億立方米,居全省之首,是北京、天津的水源地,豐富的水資源能夠保障大數據中心的制冷需求。
此外,承德擁有優良的空氣質量,森林覆蓋率達55.8%,清潔的空氣,可大幅延長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
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落戶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人才、土地、創新機制,但最離不開的就是政策,在這一點上,承德市推出的優惠政策“可圈可點,亮點頻現”。
在政府推動機制方面,承德市政府成立了大數據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抽調部門精干力量組建大數據辦公室,負責履行政策研究、對外宣傳、外聯招商、協調服務、制度建設等職能;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全力推動大數據產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在承德盡快“落地生根”。
在優惠政策方面,承德將按照不同類型的項目,分別給予土地價格優惠,并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優先發放貸款,支持項目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融資擔保、資信評估等服務。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或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的,則會一次性給予30萬至300萬元的獎勵。對于重大項目,將在財政、土地等政策上,實行“一事一議”,給予更大優惠。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2014年,河北省與北京市簽訂了《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其中重點提出了雙方共同謀劃打造以“中關村數據研發——承德、張家口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這給具有區位、環境優勢和政策支持的承德,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凰”。目前,承德市大數據核心創業園首家入駐項目——安云大數據中心已于2014年6月12日正式簽署投資協議,該項目總投資33.5億元,計劃建成總量為2萬機架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及2萬平方米配套設施。目前,項目正在辦理開工前的各種手續。鼎基高比大數據中心已達成投資合作意向,該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計劃建成總量為3萬機架的大數據中心。中興等公司的承德大數據中心合作項目也正在洽談中,承德市大數據產業集聚效應已初步形成。
產業脈絡清晰特色鮮明
在《承德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中,詳細描述了承德未來10年大數據產業的清晰發展脈絡,體現出“融合創新、共享服務”的產業發展特色。該產業規劃總投資1300億元,建成總體規模200萬機柜的大數據產業基地,產業規模達100家,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實現產出3000億元。目前,已經啟動的大數據核心創業園規劃用地5700畝,建設規模為50萬機柜,引進和集聚大數據企業,著力發展數據存儲及災備、公共行政服務、數據挖掘、呼叫中心、軟件外包、大數據創新和培訓六大數據領域應用。
此外,承德市全面啟動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三大信息工程建設。結合自身產業總體布局,著力從城市管理、數字政府、公共服務、企業服務、智慧旅游、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發展。承德市大數據產業集聚,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