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2014年3月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到,要努力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在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的政策指引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官產學研各方關注的焦點。
近日,以“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為主題的2014 DIY SMART CITY社會創新峰會在北京富力萬麗大酒店隆重舉行,旨在通過聯結創變客,推動官產學研及社會組織的跨界合作,建立學習型網絡,共同探索和實踐以人為核心的中國特色城鎮化的方法、路徑和模式。400余名行業內專家、學者、產業代表、政府官員和社會組織出席了本次峰會。
據悉,本次峰會由芯世界社會創新中心聯合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英國皇家藝術基金會(NESTA)、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愛創家(Ashoka)共同發起,大會圍繞“全球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和“對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的探索”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會中邀請了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邱愛軍發表了題為“中國智慧城市的現狀和發展”的演講。韓國水原市副市長、巴塞羅那市Fab Lab主任、Smart Citizen聯合創始人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Lee Kuan Yew未來城市創新中心主任對當地的智慧城市建設現狀以及實踐情況做了相關介紹,會中展現分享各界在智慧城市發展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理性思考。
12日下午,舉行了“第三屆智慧北京大賽頒獎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理事長姚建銓受邀發表致辭,對本次峰會以及智慧北京大賽給予了高度贊揚。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對智慧北京大賽三年的成果進行了整體回顧:三年來,大賽挖掘出了三百余項優秀的解決方案和示范應用,并對近百個重點項目進行了廣泛宣傳推廣,推動了項目落地實施。
英特爾中國首席責任官楊鐘仁表示:跨國機構的資源、全球視野和專業知識能在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技術和社會創新的融合會讓城市變得更宜居、更繁榮。
建設以人為本、更為包容、更加持續的城市絕非易事,智慧城市建設中頂層設計的完善、體制機制的創新、解決方案能否做到以人為核心、大眾參與度等等問題,必須集眾人之能,借各領域之力才能實現。
[page]物聯網時代的來臨讓人們得以見識到一個越來越聰明的城市,這個城市運行的主體不再是大量的人力,而轉化成為機器與機器的交流,是大量的數據在控制整個城市的穩定運行。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高速發展,數據的整合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龐大。未來,整個世界的運行核心可能只是一個盒子,而這盒子里面裝的是海量數據。屆時數據安全會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
(一)、大數據防護寧可麻煩不能偷懶
大數據規模龐大,控制范圍廣泛,極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在數據沒得到整合之前,黑客攻擊某一服務器所獲得的只是某一個企業或個人的信息資產,但在大數據時代,黑客攻擊某個云端服務器成功之后,就可能獲取了整個城市的資源信息,甚至是更大的收獲。在安全防護方面,大數據的防護方式應該更為多層,哪怕會引發操作上的麻煩也不應省略。
(二)、大數據應杜絕單一存儲
即使不被攻擊,大量的數據集合在一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設備系統奔潰,由此帶來的將是大量數據遺失,相關企業的高額經濟損失,嚴重的將直接造成企業破產。現如今,企業發展已經離不開大規模數據堆積。所以大數據的存儲絕對不能集中單一化,應實行多層次備份存儲,以保證一出發生故障還有另一處數據提取來挽救危機。
(三)、不能絕對依靠相信大數據
由于大數據的精準可信讓人們嘗到了甜頭,獲得了人們的信任。但就像人類的大腦一樣,存儲記憶大量的數據難免會出現遺忘和混亂等“宕機”狀態。大數據由海量隨機序列號組成,一個微小的符號改變都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影響結果的正確性,而在人們覺得大數據絕對可信的時候,這無疑成了致命威脅。所以,大數據應有特定的監測驗證系統以提升使用準確性。
大數據的特點就是大規模抓取,源頭雜亂,所以存在許多的不可預測性,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可能存在的隱患而拒絕發展,但我們可以防患于未然,將風險盡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圍。智能化時代發展過于迅速,威脅無法完全杜絕,只有合理配備應急方案,才能在危險真正發生時,將其迅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