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備份是確保網絡安全的關鍵環節。在云計算、大數據及新興行業和技術不斷涌現的背景下,信息系統持續可靠的運轉面臨嚴峻挑戰,災備工作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在18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災難恢復行業高層論壇上,業界專家圍繞如何筑好信息安全系統的“最后一道防線”展開研討,呼吁高度重視關鍵行業的災難恢復工作。
災難恢復系統是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歷史經驗來看,恐怖事件、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都可能導致系統癱瘓和關鍵數據的丟失,尤其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將對個人、社會乃至國家安全帶來巨大損失。
例如隨著春運出行高峰的臨近,涉及公路、水路、民航、鐵路等多領域的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安全性凸顯,數據的連續運轉和安全維護與每一位出行人士息息相關。同樣,銀行、證券、保險、能源等多個行業的數據安全備份和有效恢復也與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災備工作亟待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國家信息安全需要整體戰略與統籌發展,國家災備行業同樣需要在網絡強國方略的指導下進行整體布局。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黨委書記吳世忠表示,面對網絡空間嚴峻復雜的風險,我們需要更高更遠的謀劃,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頂層設計、依法開展工作、推進自主可控、開展安全審查,才能真正做到災害面前有備無患。
萬國數據副總裁高勇結合實踐經驗指出,由于缺少利益驅動、頂層設計和實踐經驗,傳統行業在業務連續性災難恢復過程中面臨管理困境,此外資金投入大、資源利用率低、架構復雜、技術風險大、運維要求高,又使其面臨技術困境。從行業分布看,災難恢復的行業發展也極不平衡,例如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的災難恢復工作相對完善,但互聯網金融等新興行業、中小企業和部分上市公司對災備的重視度仍顯不足。
中科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翟起濱教授以鮮活的災備事故為例,強調了災備管控技術自主化的重要性,同時呼吁社會加強培養青年人嚴謹扎實的科研作風,在中國產生真正的數據科學家。
本次高層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中國信息安全》雜志社承辦,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信息安全中心協辦。論壇云集信息安全領域的諸多院士和專家,圍繞災備體系建設、發展形勢、應對策略及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等展開交流,同時對奇虎360、杭州安恒、安天科技、北京神州綠盟、上海三零衛士、北京知道創宇等在漏洞提交、信息驗證和快速響應方面為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技術做出特別貢獻的支撐單位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