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數據分析師在對阿里巴巴內衣銷售數據分析后發現,購買大號內衣的女性往往更“敗家”。在將這些內衣購買者的消費數據進行整理后,分析師發現,65%B罩杯的女性屬于低消費顧客,而C罩杯及以上的顧客大多屬于中等消費或高消費買家。事實上,在阿里巴巴每天上百萬的訂單量中隱藏著許多類似的大數據。
65%B罩杯的女性屬于低消費顧客,而C罩杯及以上的顧客多屬于中等消費或高消費買家。結論是女生胸越大越“敗家”,換句話說則是女性胸越小經濟水平越低。看到這樣的結論,不知天生胸小的女士作何感想?是否隱然受到傷害?怎能讓天生胸小的女生釘上經濟能力不行的標簽?其中是否涉及群體性歧視?
如果你冒然問一位女性朋友的胸圍,答復多半是“No”,因為隱私權受到保護。那么這位女性朋友因為網購內衣,網購平臺自動獲得她的胸圍,是否就可以自動使用與之相關的數據?網購平臺或許會說,大數據嘛,當然使用的是很多人的數據,又不是單個人的數據,法不責眾嘛,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能以群體之名使用個體隱私信息?
大數據使用不當,就會陷入侵犯公民隱私的境地。事實情況是,在胸圍問題上,阿里不僅有侵犯女性隱私之嫌,而且涉及利用隱私謀利,女生胸越大越“敗家”,向社會宣告大數據的神奇,無非想證明大數據的無所不能,等于是在為網購平臺做廣告,好比在說:胸大的女性都在這里購物,胸小的女性買不起請繞道,對這樣的暗示,公眾當作何感想?
都是大數據惹的禍。我們毫不懷疑大數據對商家業務的提升,也不懷疑大數據對社會學研究的建模作用,然而因為涉及大批人群,而且使用海量人的隱私,所以大數據的使用須納入法律考量。
現在看來,網購平臺掌控國人的隱私更進了一步,甚至擁有很多人在商業社會最重要的信息—消費能力乃至真實的收入狀況。而且大數據的使用,讓網購平臺獲得了比政府部門更精細的居民信息,隨著網購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消費習慣,網購平臺正在獲得中國越來越核心的居民信息,而網購平臺都是民企,畢竟政府掌控力有限,面對國家核心信息可能外流的危險,法律的深層介入迫不及待。
阿里再次締造雙十一神跡,馬云和他的小伙伴們舉杯慶賀的同時,不忘與外界開個玩笑,繼續述說馬云和他背后的女人們的故事:胸大的女生更敗家,難道馬云不知道,大數據絕非勾連女性的胸圍和購買力那么簡單,想必阿里已經通過大數據掌握了連國家核心部門都獲取不了的居民信息,那么,大數據使用的立法,只怕是朝夕之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