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大數據的未來:機器人的世界,還是人類的機器世界?

責任編輯:editor005

2014-11-04 15:14:24

摘自:36大數據

人類從未對自己的認知能力滿意過。數據的結合并不容易,不僅要求不同數據的格式和標準統一化,更要求對于歷史數據與新數據結合后所產生對當下的理解和認知。未來的谷歌眼鏡,可能可以讓我們看到很遠,立即回饋三百公里以外的信息,但是他不是機器人。

擎天柱

人類從未對自己的認知能力滿意過。也正因為此,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直被看做是人類進階版本的一個典范。

計算機早就做到了這一點。

最近,在阿里巴巴的數據開放日中,我會面了數位數據科學家。當他們描述大數據未來能力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人類的局限。認知科學的未來,必然是計算機與人類的完美結合。但是,這個結合,應該是什么樣的?

數據越來越多,而人類的解讀能力是固定的,人會累,會無法完全理性。但是計算機不會。計算機可以幫助人類找到自己的盲點。IBM Watson實驗室的首席工程師Bowen Zhou告訴我,在Watson的醫療項目中,人類要閱讀十年的論文,計算機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讀完。曾任職Axciom的徐玲告訴我,在非常早期的時候,美國兩個很大的圖書館,以及梵蒂岡圖書館的數據化已經完成了。

這兩件事都指向一個結論:當我們找到的科技能力,正好能彌補人類的缺點,這之間隱藏著巨大的價值。實現的關鍵在于數據化。數據化讓計算機和人類得以溝通和結合。

記憶力一直不是人類最關鍵的東西,甚至說,是最薄弱的一環。邏輯,才是人類的認知關鍵,邏輯的產生源于經驗的積累和推演。如果計算機能夠幫助人類獲取更多的經驗,將有助于更強大邏輯的產生。

我曾經非常喜歡Evernote這個應用軟件。它可以記錄我所有片段的思考,同時收藏資料和文章。如果有一天,這個軟件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我的記錄文檔,向我推薦值得閱讀的資料,幫助我瞬間搜索信息,提煉觀點,是否將會改變人類的認知習慣?

未來有可能實現么?至少眼下,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進展,數據正在幫助我們看到盲點。我總結了數據開放日中各路英雄的核心觀點,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NO 1 認知科學可能是未來很關鍵的能力

未來數據的價值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有提煉的能力。Watson正在推進的健康項目中,計算機能夠做到通過大數據來判斷未來治療的癌癥方向,并且就此判斷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法。

以往我們是怎么做的呢?我們成千上萬的醫療專家,通過閱讀和研究大量的文獻、實驗和試錯,推演出可能的方向。這需要消耗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計算機只需要三十分鐘就可以閱讀完所有的相關文獻,迅速判斷有用信息。這是用認知科學來節省人類在醫療方面的時間和精力。

NO 2 紅酒與壽司:整合“實時數據”與“歷史數據”

將“實時數據”與“歷史數據”整合已經成為了業界共識。徐玲這樣比喻說,“歷史數據”如同紅酒,越陳越好。“實時數據”如同壽司,越新鮮越好,兩者搭配,乃是絕妙。

而今我們對數據的處理上,也需要面對“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結合的問題。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淘寶搜索茶葉,推薦系統應該從歷史數據中推薦各式茶葉,還是應該結合當前你的購物車數據,推薦更適合你的偏好品牌?

數據的結合并不容易,不僅要求不同數據的格式和標準統一化,更要求對于歷史數據與新數據結合后所產生對當下的理解和認知。

“就像是開飛機,我們通過歷史數據來判斷航道,但當時的風和氣候都很重要對駕駛有影響。實時數據越對你敏感,就價值越高。最終你通過設定預期軌跡和實時調整,獲得了最安全高效省錢的結果。實時和歷史數據的結合意味著更好的計劃和更快的反應。”

NO3 大數據也需要人的互補

Aaron Ling是Ancestry公司的總工程師,他在論壇上畫了一個巨大的家族譜系圖。這就是他正在做的項目,用大數據來清晰美國的家族圖譜。人們通過網站查閱相關的家族譜系,然后通過UGC的方式給出修改或者添加數據。這個模式將可能會對未來的醫療以及社會研究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個項目證明了大數據推演出的結果有時候也需要人的互補。因為經過人的信息互動,才有可能產生超出于人類的東西。人的互動可以讓大數據變得更靈活,更實在。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盡管你擁有很多數據,但是你還是無法獲得某個人的完整網絡行為信息。所以我們需要用一些算法把這個“數據漏洞”填住。來自Samsung的演講嘉賓Junlin Hu這樣形容這種困惑:“如果我們把人看做一個個的列,你會發現每個人其實沒買多少東西,大部分商品和人之間的連接是空白的。”

也因此,當我們在使用數據的時候,會發現大數據中有很多的漏洞,數據多而稀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用算法解決,或者用“人為操作”的方式解決。

NO 4 到底未來是AI世界,還是IA世界

IBM 沃森實驗室的技術負責人Bowen Zhou在會議中提到了一個概念,從AI到IA的轉移。一直以來,IBM致力于創造能夠媲美人類智力的機器人,比如“深藍”,比如“沃森”。而現在,他們認為以人類為中心,強大輔助功能的計算機可能更有市場。

AI與IA的區別在于,前者以計算為中心,后者以人類為中心。就是說未來是“機器人的世界”,還是“人類的機器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是會思考的機器人,還是輔助人類的機器?

未來的谷歌眼鏡,可能可以讓我們看到很遠,立即回饋三百公里以外的信息,但是他不是機器人。

又或者人可以擁有強大的機械手,很厲害的汽車、飛機。但是他們以人類而不是以機器為中心。這兩者的區別,是值得思考的。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追求的是自動化還是智能化?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右玉县| 桐庐县| 雷波县| 兴隆县| 岳普湖县| 海原县| 安新县| 钦州市| 海南省| 永年县| 慈利县| 富蕴县| 阳曲县| 崇文区| 介休市| 隆化县| 南澳县| 扬中市| 工布江达县| 滨海县| 淳化县| 宜阳县| 门源| 玉环县| 丰都县| 庄浪县| 外汇| 鹤庆县| 深泽县| 江源县| 内黄县| 扶绥县| 临洮县| 万荣县| 黄浦区| 新巴尔虎右旗| 建德市| 台北市| 化隆|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