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為城市人出行帶來不少煩惱。
“你們先聊,我這堵得厲害,還不知道幾點能到。”如此說辭,相信大家不算陌生。有專家稱,堵車是城市繁榮的“標志之一”,然而,對于市民來說,車被堵在路上寸步難行是多么無奈。
日前,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高德發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其中,上海以擁堵延時指數2.16超越上個季度的杭州高居“堵城”榜首,廣州緊隨深圳之后居第六。而利用大數據智能出行,則可以幫用戶節省20%的時間,每月幫用戶節省油耗1.3億元。大數據真的能幫助用戶方便出行嗎?
數據來自實時交通系統
記者了解到,此報告是以“擁堵延時指數”為基礎建立的數據體系。擁堵延時指數=交通擁堵時通過的時間/順暢通過的時間,指數越高,代表交通擁堵時耗費的通行時間越久。分析樣本選取了全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杭州等在內的25個重要城市的第二季度數據。其中,上海居第一指數為2.16,廣州以2.02居第六——這意味著市民擁堵時出行需花費在非擁堵狀態下2倍以上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具體而言,廣州市民出行平均擁堵時間為13.3分鐘,略低于深圳的13.67分鐘。
日前,高德副總裁、首席交通數據分析師董振寧透露,此次的統計數據全部來源于實時交通系統,全國城市擁堵道路Top 10的道路選取標準統一,均為大于2km的快速路、主干道,選取早高峰7:00~9:00、晚高峰5:00~7:00時段的數據作為樣本。行業運營車輛如出租車、物流車則是浮動車,通過GPS車輛裝置、無線通信設備,將車輛行駛信息,如時間、速度、坐標、方向等實時傳送到浮動車信息中心,經匯總、處理后生成實時路況信息。
同時,3億地圖導航用戶生成的眾包數據是另一個來源。地圖導航可以詳細記錄車主的出發地、目的地、旅行時間等,每天可拿到幾十萬份樣本,然后由專業人士進行分析,并累計成一個季度的數據。
大數據幫助智能出行
董振寧表示,據高德地圖抽樣統計估算,使用導航躲避擁堵功能智能出行,平均每月為用戶節省的油耗高達1840萬升,折合人民幣1.3億元。
目前,越來越多的導航APP幫助車主重新規劃路線繞開擁堵路段。除了高德外,另一APP百度導航在V6.0版中亦更新了“躲避擁堵”功能,通過匯總實時的路況信息數據,為用戶提供最合理暢通的導航路徑即實時化的智能路線規劃。“GPS定位+道路磁感線圈結合的方式,實現‘天地交互’式的車流車速精確探測,基于百度在大數據方面的技術,最終實現智能路線規劃能力。”百度相關人士稱。
記者了解到,中國交通信息在前裝的滲透率不到5%,但在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已達50%。隨著智能手機大規模普及,實時交通信息可通過手機地圖導航方便地傳遞給廣大用戶。高德地圖數據統計顯示,使用導航APP躲避擁堵功能出行,可節省15%~20%的時間成本。僅2014年7月一個月的時間,使用高德地圖躲避擁堵服務的用戶行駛里程就超過60億公里。
對此,交通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姜海表示,以前大家對城市交通的擁堵都是憑感受憑概念,現在用大數據說話,用數字展示城市交通擁堵情況。通過大數據實現智能避堵,將成為新的城市交通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