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地質礦產勘測開發局25日組織的湖北地質科技論壇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教授一場題為“大數據時代的地學研究”主題報告,將大家帶入一個新的地質發現層面——數字找礦。
趙鵬大說,當前,已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成為新的科學范式,是一場技術革命、顛覆性創新。當前,我國地質研究應盡快從數學地質向數字地質進軍。
他介紹,數學地質擁有悠久的歷史;而數字地質是數學地質發展的新階段,是數學地質的延伸與拓展。與早些年開展的人工智能、專家系統找礦有所區別,數字地質借助云計算技術將找礦依托的四大系統——地球動力學系統、成礦系統、勘查系統和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加以連接,達到自動提取、分析、綜合和評價四個系統與找礦有關聯的數據、信息和知識,最后達到確認、圈定、評價成礦遠景區、礦床乃至礦體的目標,目前已開始在頁巖氣等地礦資源勘探方面應用。
“數據科學,應加強在資源勘測評價領域的應用。”趙鵬大透露,早在2011年,我國即發布了一個找礦戰略突破行動總體目標及階段目標,其中階段目標提出自2011年起,8年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
趙鵬大院士說,“精確的數字是財富,虛假的數字是災難。在實現全面數字找礦過程中,應加強數字地質研究,而著力培養既懂地質,又熟悉數學和信息技術的交叉復合型人才更是一項緊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