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0日來,11部電影扎堆檔期,為了票房,《大宅男》撤檔,《我就是我》檔期延后。而號稱大數據時代電影產業和互聯網聯手定制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簡稱“老男孩”),上映5日累計票房達1.18億元。
用粉絲統計數字指導影視創作真的是票房良藥嗎?美國影評人認為,迷信大數據會跳進陷阱。
票房分析 “老男孩”突破億元 大數據功不可沒
截至今晨,“老男孩”上映5日國內票房已達1.18億元,表現不俗。作為大數據時代電影產業與互聯網聯手的首次嘗試,如今該片創下票房佳績,互聯網的大數據管理自然功不可沒。
優酷影業工作人員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微電影《老男孩》粉絲的年齡、性別、職業和地域構成,影片頂踩、評論及轉發數據,甚至在影片播放過程中的拖拽指數,都是大數據統計分析的各個方面,從而獲知粉絲喜歡和不喜歡的內容點,這一整套的數據從各個維度上指導著“老男孩”的創作。
業內解讀 簡單直接圈定受眾
“老男孩”的成功少不了大數據的支持,在業內人士看來,大數據給影視產業帶來的最直接的效用便是可以直接有效地圈定作品的受眾。
知名影評人夏蟲認為,導演在創作的過程中并非閉門造車,也會去聽取營銷團隊和觀眾的意見,這對于理解觀眾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很重要。但收集的過程卻非常艱難,大數據顯然讓這樣的過程簡化,讓導演明白觀眾更喜歡什么。
好萊塢有差評案例
記者了解到,好萊塢早在2006年就跨入了大數據時代,美國相對論傳媒首席執行官瑞安·卡瓦洛夫當時將源于華爾街的一套算法帶到電影界,掀起了一場“數據的革命”。
但是卡瓦洛夫也曾制作了差評案例《電影43》,不僅被美國金酸莓獎評為“最差影片”、“最差導演”和“最差劇本”,更被許多電影評論員嘲笑為“惡心”、“愚笨”和“可怕”。
美國影評人、制片人杰拉爾德·皮爾里告訴記者,通過統計數據來認知現實世界從來都不可能完美,現實中存在的樣本誤差和偏差等種種“陷阱”不是單單依靠更大、更新、更快的數據就可以解決的,過于樂觀和簡單的理解都可能助長“大數據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