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打開自己的電子郵箱,都會收到一些垃圾郵件,然后看都不看,直接刪除。
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你可能在某天的午飯時間路過一家餐館時,會收到一條消息,告知這家餐館推出了新品并有促銷活動。我想你最可能的第一反應并不是欣然前往,而是憤怒于自己的個人信息被出售了、連位置信息都被跟蹤、毫無隱私可言。
這些現象都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每天各種公司都在花費重金試圖抓住用戶注意力:黃金時段醒目位置的廣告、每天收到的垃圾郵件、各種影視頻中也被植入了產品信息等等。企業為了擴大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將廣告推向了一個無孔不入的階段。
不幸的是,進入信息爆炸時代,也讓吸引消費者注意力變得越來越困難。各行各業提到的“以用戶為中心”,意味著一個新的經濟時代的到來。
5月8日-9日,在上海召開的Teradata大數據峰會(亦稱第14屆Teradata Universe)上,Teradata首席技術官寶立明(Stephen Brobst )表示:“我們正在從注意力經濟時代轉向意向經濟時代。現在企業通過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影響和管理消費者關系,未來將轉變成消費者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管理與賣方的關系,這將成為大數據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向之一。”
意向經濟時代來臨
所謂意向經濟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意向進行的經濟活動,它是一種需求導向型,而不是利潤導向型的經濟活動。意向經濟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變賣家廣告為買家廣告,即買家通過媒體向賣家發布自己的需求和意向信息。商家圍繞著買家的購買意向進行競爭。這是網絡時代出現的特有現象。
現在,企業在廣告和營銷活動上投入巨大,寶立明說,全球每天發送出去的電子郵件達到數十億,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人對于普遍的事物都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廣告現在如此之多,所以被消費者排斥并忽略,他們不再關注現在數不勝數的廣告了,有時甚至很憤怒被無孔不入的大范圍信息轟炸。
所以企業的營銷支出與消費者厭惡廣告是有沖突的, 尤其是在一些競爭激烈、市場供過于求的領域,消費者成為真正的上帝,他們希望控制發送給自己的信息,由自己決定在什么時間看什么內容,從哪家企業購買產品。如果哪個商家想跟我達成買賣關系,就必須遵守我的條款或條件等等,這是一種逆向的買賣方式。
有人提出,現在業界的“招標”實際上就是意向經濟最現實的例子,買家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媒體釋放出去,有意向競標的賣家提出報價。再比如報紙上經常看見的求租商鋪、求購二手車等分類廣告,也是意向經濟的體現。
大數據讓企業更貼近用戶
那么普通的消費者如果向商家傳達自己的需求呢,互聯網的發展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寶立明稱,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發出的推文中超過20%與產品信息有關;每天全球都會發布超過2億個博客,25%的博客內容是消費者分享的對某產品的使用心得。
他說,現在,互聯網上最重要的行為就是窺探用戶,全球排名前五十名的網站都安裝了跟蹤軟件,在用戶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記錄他們點擊了什么、搜索什么、在哪些頁面停留多長時間等等。還有很多網站提供免費信息、免費服務,目標只是為了收集用戶行為信息,數據已經成為一種產品甚至資產。
互聯網上能夠聚集幾乎所有的用戶需求,商家可以買賣消費者的需求信息,以便準確提供產品和服務。
為了更好的說明這個新的經濟模式,寶立明舉例說:“比如我是某家租車公司的金卡用戶,某天我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旅游,我就打電話給這家租車公司,說我是你們的金卡用戶,我想在某地租輛車,請問你能給我提供哪些服務,基于什么價格。”
一般來說,租車公司肯定會有金卡用戶的過往租車信息,如果有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撐,很快就能查到這位金卡用戶的駕駛習慣、是否愛惜車,是否保持良好信用,以及用戶的用車喜好等等,那么租車公司就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提升滿意度。
企業如果想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存活下來,就必須傾聽消費者的心聲,而大數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
在寶立明看來,智能手機領域,蘋果公司在傾聽客戶聲音方面做得非常優秀,他們會在每一款新產品發布后跟蹤并分析消費者的使用反饋。
美國領先運營商AT&T也在利用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如何看待自己的產品、服務、網絡質量和價格,并適時作出改變。前不久,選秀節目《美國偶像》播出后,AT&T給用戶發短信,鼓勵他們對選手進行投票、評論。很快,就有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吐槽:“AT&T真是討厭,我愿意投票自然會投,干嘛總來煩我。” AT&T通過大數據很快獲悉了用戶對這一新服務的態度,并及時停止了短信提醒。
意向經濟時代,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滿足。當然,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就是能夠搜集到需求信息,好在我們正處于一個網絡世界,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特別是社交媒體,成為收集用戶需求的重要渠道,不過有了數據,通過挖掘和分析讓價值得到體現才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