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開玩笑說,誰最了解中國女性的身材,那個人肯定是馬云。2010年,推出重整的搜索業務"一淘",2011年收購數據屬性公司CNZZ,近期又接連收購友盟、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搶占數據源;在物流領域,阿里由天貓主導建設了與各大配送公司對接的"天網體系",目前又牽頭成立智能骨干物流網絡"菜鳥科技",構建物流信息數據平臺。總之,馬云帶領下的企業所做的一份很顯而易見的事情就是掌握第一手的海量數據信息。那么,大數據有何用?大數據的魅力又何在?
在智能交通方面,通過對車聯網數據的分析,從而提供某種個性化的服務,使得大數據成為車聯網更廣泛推行的有力助手。以車聯網服務為例,目前的車聯網服務商是要控制設備的,而OBD設備更多是由服務商自己做(因為需要賣設備來賺錢)。對這些服務商,UBI也可以采取數據合作的形式,讓車主自主選擇。另外,將來基于這些數據的其它衍生服務,也需要OpenAPI的方式提供基礎數據。
中國知網國際出版分社社長柯春曉說,大數據出版將為出版社帶來豐厚收益:以一本30萬字的專業電子書為例,經過碎片化整理并與其他知識文獻形成鏈接后,該書被發現率可以放大1萬倍,即使定價僅為10元,也可能帶來10萬元的"嶄新"銷售收入。
在這些地方,大數據帶來的是直接的經濟效益。
從上面的圖中讀者能看到什么?是的,利用大數據進行虛擬試衣的服裝行業。揮揮手就能選定一件衣服進行試穿,并看到試穿效果,這樣便捷的應用會吸引到更多人走進服裝實體店進行購買。以大數據為技術基礎的虛擬××行業都在間接的提升客流量,從而影響整體經營效果。
而對于社會媒體公司來說,他們正在通過他們所收集和捕獲的個人和專業交互數據中盈利。社交媒體公司差不多完全依賴于廣告收入,因此他們的數據信息對于廣告商來說是相當有價值的,這些廣告商們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品牌建設或者進行更有效的客戶細分和市場營銷。這些社會媒體廣告用戶可以更好的通過網絡和移動設備平臺精準的定位自己的目標客戶投放廣告,同時通過各種工具進行交叉銷售、向上銷售、預告近期優惠信息,進一步的吸引顧客和減少管理損耗。在這里,大數據的價值是無形的。
大數據在電子政務方面的應用則體現的較為直接。政府部門擁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將這些資源開放給社會利用,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比如,政府可以公布所在城市所有教育類機構的名錄、地址,想做相關產業的人,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
預計今年網民總數會超過6億,與此同時,新媒體將加速重塑其他產業的格局,而大數據,這顆網絡時代的"搖錢樹"也將帶動各個產業調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