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架構(尤其是以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架構方案)已經成為我們技術架構選型中的一個新的選項。
你是否需要AI架構的解決方案?AI架構選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這是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個典型的AI架構:
1、首先需要采集訓練模型所需要的數據,這些數據有可能來自業務系統本身,如CTR預估任務中的用戶點擊數據、用戶下單數據等;也有可能來系統外部,公開購買或自主爬取,如圖片分類任務中的圖片、NLP任務中的語料等。
2、這些數據被收集起來后,經過清洗、加工,被存儲起來,因為畢竟不是只用一次。一般是存儲在分布式存儲設備(如HDFS)或云端,多數公司還會建立自己的數據平臺,保存在數據倉庫中,長期積累下來。
3、需要使用的時候,先進行數據篩選,選擇合適的特征數據,然后經過數據預處理,送入到算法模型中。模型的搭建可選的技術框架很多,可以是基于spark mllib,也可以是sklearn、tensorflow、pytorch等。然后經過訓練、評估和調參,完成模型的構建工作。
4、最后模型要應用到線上的具體業務中,完成分類、回歸某一具體任務。在部署過程中,有可能是將模型打包,將預測模型直接部署到業務系統(客戶端)中;也有可能是直接提供一個在線RESTful接口,方便跨語言調用。
總結一下,經過數據采集、加工處理、特征選擇、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模型評估、模型應用幾個環節,數據跨過業務系統、數據平臺、算法模型三個系統,形成一個閉環,最終又應用到業務系統中,這就構成了整個AI架構的核心。
是否需要AI架構,如何衡量這套技術架構方案的可行性?我認為,主要是看以下三個要素。
1. 場景
我們討論架構的可行性,是否適合業務及業務發展是第一衡量準則,AI架構也不例外。
回顧那些經典的、已經廣泛應用的機器學習場景,比如推薦、搜索、廣告等,這些場景都具有這樣的特點:場景相對封閉、目標單一、可控。
究其原因,無論算法模型多么復雜,其最終都要落實到損失函數上的,而后者一般都是單目標、單優化任務。或追求極值(損失最小化)、或達到某種對抗上的平衡(比如GAN)。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業務如何建模,還是要落地到算法模型和損失函數的,最終也就限制了場景和目標上的單一。
因此,看一個業務是否適合AI架構,就要先看這個業務場景目標是否單一、可控。或經過業務建模和架構拆解后,每個環節的場景是否單一。
舉個例子,同程藝龍酒店系統為酒店商家提供了上傳酒店圖片的功能,在這個場景下,除了要審查圖片的合法性,還要給圖片打上分類標簽,如“大堂”、“前臺”、“客房”、“周邊”等。為了能正常使用AI架構,就必須對場景內的各目標進行拆分,訓練不同的分類器。具體流程如下:
其中,第2、3、4步涉及到多個圖片分類器,每個分類器的目標不同,所需要的訓練數據也不同。對于輸入的同一個樣本圖片,每個分類器完成自己的職能,目標單一可控。對于一些不通過的樣本,可能還涉及到人工干預。最后合法的圖片存入系統。
從業務必要性上來說,也并不是所有業務場景都需要AI架構。算法模型是對事物的精確模擬和抽象,復雜度也是比較高的。但可能有時我們業務上并不需要如此精細的控制。比如有時一個簡單的if...else...就解決了問題;復雜點的可能會設計幾種“策略”,然后由業務專家針對每種情況進行配置;再復雜的可能還會考慮BI的方案:收集數據,然后展開多維度的分析,最后由分析師連同業務專家得到某種規律性的結論,再內置到系統里,效果可能也不錯。
再舉個酒店分銷調價的例子,在將酒店分銷給代理售賣前,一般會在底價基礎上對產品賣價進行干預,調整一定的點數(百分比),保證銷量的同時,最大化收益。
一開始,可能僅僅是一個固定的比率(比如加價6%)。隨著業務發展,設計了一系列策略,比如針對“是否獨家”、“是否熱門”2維度將酒店劃分到4個象限里,對“獨家-熱門”酒店實施一個較高的調價比率,而對“非獨家-冷門”酒店實施一個較低的比率。結果收益提高了一大截,效果不錯。
而后,業務人員希望施行更加精細的控制,于是對酒店的星級、地區、商圈、獨家、房型等維度進行了更為精細的劃分,并結合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各種結果施以不同的調價比率。產量和收益又進一步提升了。
這時如果各業務方都比較滿意、成本也不高,系統復雜度也不高,那就沒必有再考慮更為精細、智能的AI架構了。引入AI,本質上,還是要帶來效率、體驗或準確性的提升,同時平衡成本和收益,控制系統復雜度。如果不能帶來這些,那就要重新審視我們的方案了。
當然,有時我們也會考慮架構的擴展性和業務的發展,預留一些設計上的“開閉”空間。“策略模式”這時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系統的默認策略,采用基于人工的、配置的方案,同時保留策略擴展接口,隨著將來業務要求的增高,再引入“基于AI的策略”。這樣即控制了當前的成本,又平衡了系統的擴展性。
2. 數據
數據決定了機器學習的上限,而算法和模型只是逼近這個上限而已。
數據的采集和獲取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建立充分、全面的數據倉庫,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打磨,因此,數據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是寶貴的資產,不肯輕易送出。而一個算法模型的成功與否,關鍵看數據和特征。因此,一套AI架構的解決方案,最終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關鍵看是否已經采集到了足夠、充分的數據。
這些數據來源一般包括:自有系統采集、互聯網公開數據收集(或爬取)、外購等。
自有系統采集是最常見的方案,業務系統自身產生的數據,一般也更適合業務場景的應用。可這樣的數據珍貴且稀少,所以往往需要公司的決策者提前布局,早早的開始收集、整理業務數據,建設數據平臺、充實數據倉庫,這樣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后,在真正用到AI架構時,彈藥庫里已經儲備了充足的“彈藥”了。
互聯網公開的數據爬取也是一個快速且免費的方法,但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數據并不容易,且因為你能拿到、別人也能拿到,因此很難拉開和其他競對公司的差異。
外購一般要花費巨額費用,且質量參差不齊,一般是互聯網公司最后不得已的方案。
在數據獲取成本高、難度大、積攢時間久這樣的前提下,而場景又適合使用AI架構,面對數據匱乏,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也不盡然,我們還是有些替代方案的。
1、 淺層模型通常比深層模型需要更少的數據量,因此,在數據量不足的時候,通常可以使用淺層模型替代深層模型來減少對數據量的需求。當然,模型的表達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但應對不是特別復雜的業務場景,淺層模型也一樣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對特征挖掘更高的要求和對模型選擇的挑剔。拿分類任務來說,SVM、邏輯回歸、隨機森林、樸素貝葉斯...每種模型都有其特點和適用性,要充分考慮和權衡,才能利用好每一條數據。所謂數據不夠、模型來湊,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2、 采用預訓練模型也是降低數據需求量的一個很好的辦法,遷移學習已經在圖像分類問題上廣泛運用,BERT模型也將預訓練模型帶入自然語言處理的大門。在一些特定問題上,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預訓練模型,再加之少量自己的數據進行微調,不但對數據的需求量降低,訓練時間也大大降低,一舉兩得。只是合適的預訓練模型可遇而不可求。
3、 還有一個減少數據需求的變通的辦法是采用少量數據先“啟動”,然后不斷獲取數據,并加快模型更新頻率,直至采用“在線學習”的方法。這里實際上是將總的數據需求,拉長到時間維度去解決。當然,這里也需要業務上允許前期模型的準確度不是那么高,隨著數據的增多和模型的不斷更新,逐步達到預期效果。
舉個例子,酒店shopper類產品的售賣,為了加快展現速度,通常采取供應商數據預抓取的方式落地。但供應商給的QPS極其有限,每次只能抓取一個酒店,高頻率的抓取可以保證酒店數據的新鮮度,給客人更好的體驗;低頻率的抓取因庫存、價格信息時效性不能保證,往往就會導致預定失敗,造成損失。因此,如何在酒店間合理的分配QPS就是一個典型的機器學習問題。
我們從酒店熱度、預定周期、節假日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特征挖掘,最后卻發現“季節”這個關鍵因素,我們卻提取不到有效特征,原因是數據倉庫里只有三個月的數據,也就是只有當季的數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重新設計了模型,調整了架構方案,采用“在線學習”的方式,將模型更新問題納入到了解決方案中。原始數據只用來訓練一個初始模型,上線后,模型不斷拿新產生的數據并進行迭代更新,同時對時間線更近的數據賦以更高的樣本權重,以此來保證對季節性因素的跟進。系統上線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強化學習在初始數據缺乏的情況下,大多數時候也是一個備選方案。強化學習采用“試錯”的方式,不斷演化,并最終學到規律。當然這需要業務模型做相應的調整,同時,如果演化周期過長,那有可能模型在前期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能做出較優的決策,因此需要業務容忍度較高。
3. 算力
眾所周知,訓練過程是一個典型的“計算密集型任務”,沒有強大的算力,是難以支撐算法模型的訓練和研究的。做機器學習的計算平臺,GPU幾乎是標配,其訓練時間比CPU一般能縮短5倍以上。
目前,主要有自建和租賃云平臺兩種途徑獲取。如果“不差錢”,當然可以選擇自建,但現在GPU升級換代太快,基本一年一換。對于做機器學習的GPU來說,運算速度是關鍵,很可能花了大價錢搭建的GPU集群,過幾年卻變成了一臺“老爺車”。
租賃云平臺雖然可以隨時享受最新GPU運算速度帶來的“快感”,但所需花費的精力也不少。不但要詳細對比每家云平臺提供的服務和成本,還要合理的搭配CPU和GPU,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
說了這么多,提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成本”和“收益”這兩個詞了,這也是業務最關心的問題。無論是計算資源還是系統架構,上一套AI架構的解決方案都是需要投入相當大的成本的,如果選擇得當,在一個合適的場景下,AI也是能帶來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入不敷出,選擇AI架構的解決方案就要慎重了。
最后,技術人員儲備和法律因素也是上AI架構前需要考量的問題,前陣子還發生了國家工信部約談AI換臉應用企業的事件。
AI是一場浪潮,它不僅帶來了新的技術和行業,也給了老系統煥發新生命活力的機會。作為技術人員,我們不僅要擁抱新技術帶來的挑戰,更要清楚其技術選型的主要因素和背后的風險,這樣才能屹立浪潮之巔。那么,你是否需要AI架構的解決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