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人工智能企業5159家,融資規模達到435億美元。知名投行德勤在2019年的預測報告中直接指出,人工智能將變得無處不在。
此外,在阿爾法狗接連戰勝李世石和柯潔之后,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在棋盤上戰勝人類”這么簡單。在中央電視臺大型科學挑戰類節目《機智過人》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比如羽毛球機器人、臨摹《蘭亭集序》的書法機器人等等,用驚艷的表現正在打破我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
人工智能就是要解決人類不能解決的問題
1997年,人工智能“深藍”在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特洛夫;2016年和2017年,阿爾法狗又接連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李世石和柯潔;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了兩季的《機智過人》節目上,諸多人工智能產品在接受人類檢驗的過程當中也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
但人類似乎并不感到滿意,因為人工智能擊敗的選手,盡管出類拔萃,但并不意味著達到了人類的極限。而在數學等自然科學領域,還有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世界難題橫亙在人類面前,對于這些難題,人工智能是否有希望解決?
但王堅也強調,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很多的事情都交由機器人來干,但這不能表明它打敗了人類,只是人與機器在做不同的事情而已。
騰訊CEO馬化騰曾經提過,移動互聯網就像電一樣,過去有了電能讓很多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拿來用,改造自己的行業。對于日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王堅也認為,人工智能也會像電一樣,成為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東西。“我相信在20年、30年,如果沒有互聯網,沒有計算,沒有人工智能,那我們大概什么事也干不成。”王堅說道。
面對人工智能的異軍突起,也有人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危害,尤其是特斯拉CEO馬斯克。馬斯克近日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隨著算法和硬件不斷完善,人工智能將會大大超過人類智力,自己正在開發一種讓人類和人工智能可以共生的技術,以防止人工智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對于這樣一種說法,王堅表示,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挑戰自己的歷史,所以如果不會挑戰自己,就今天也不會有現在的人類。如果把人工智能當成一種對人類自身的挑戰,那么這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會促進技術的完善。人類已經解決了那么多自身的問題,應該有信心解決自身產生的問題。
語音識別讓人與人、人與機器的交流更順暢
在今年9月的一期《機智過人》的節目現場,由科大訊飛研發的靈犀速記亮相,在人類說話的同時,它可以準確、同步地將語音錄入成文字,讓打字變得像說話一樣輕松。
據介紹,如此高效的文字錄入,是基于神經網絡的實時機器語音識別技術,對說話者的語音進行準確識別的同時,由機器將語音轉換成文字,實現語言字幕實時上屏。此外,系統還會提供自動分段功能,自動優化文字結果。
在節目現場的挑戰環節中,靈犀速記成功挑戰了五位來自各大頂級中文打字賽事的冠軍選手,還成功識別快速轉寫了五地方言(上海、湖北、陜西、廣州和四川)。對于一段吐字清楚的300字文章,靈犀速記達到了95%的準確率,并且可以做到平均每秒記錄6.5個字(專業播音員的語速每秒4個字)。而對于吳儂軟語、西南官話,靈犀速記也做到了實時轉寫,精準快速。
盡管靈犀速記已經創下了多項驚人壯舉,但在胡郁看來,當前的語音識別技術仍面臨三座大山:第一就是口音的問題;第二是環境噪聲的問題;第三是內容的問題,比如中文和英文混搭在一起,人工智能是否能夠有效地識別出來。
胡郁表示,目前科大訊飛已經在這三座大山面前,取得了一些進展。首先是在口音方面,科大訊飛支持20多個中國方言的識別,而在關于環境噪聲評比的世界大賽上,科大訊飛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外,如果在中文里面夾雜有英文單詞,科大訊飛的識別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從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出來,當前的語音識別技術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胡郁總結道。
從近一年國產手機廠商發布的旗艦產品來看,語音識別技術和語音助手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一項標配,亞馬遜、谷歌、微軟、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接連推出了智能音箱,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在胡郁看來,將來語音識別會在兩個領域得到最佳廣泛的應用,一個是幫助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比如說人工智能翻譯,能夠讓所有人自由地交流,另外一個就是人和機器之間的交流,在脫離了開關、鍵盤、鼠標、屏幕等觸摸形態之后,人類和機器之間的交流就是語言。
人工智能未來會具備情感
有人把人工智能稱之為“大腦”,在這個“大腦”里面有神經網絡,這個“大腦”的進化,需要深度學習。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構成和進化,與人類的大腦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張旭院士看來,人工智能很多技術的進展都受到了腦科學的啟發,在數據積累、信息傳輸和處理等多方面,腦科學都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比如,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里面有一些特別的通道,這些通道如何在使用時打開、不用時關閉,如何有效地使用這些通道,腦科學都可以來解答這些問題,并且應用在智能芯片等領域,幫助人類設計出傳輸又快又準、同時耗電小的智能芯片。
“AI無論是原理性設計,比如智能芯片或智能機器,還是工程化設計等,都將與腦科學合作得越來越密切。”張旭表示,智能技術發展面臨新瓶頸,需要從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獲得啟發。而智能技術的發展也有助于腦科學取得進一步突破,比如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處理器、語音識別及多語種翻譯技術等。
盡管人工智能可以從腦科學獲得很多借鑒,但張旭認為,人工智能的進化遠遠不能和人腦進化相比,畢竟人類的大腦已經經歷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具備推理和思考的能力,這些都是當前的人工智能所不能相比的。
在《復仇者聯盟2》之中,人工智能奧創的出現,給超級英雄們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它有情感、會思考、懂得保護自己。這樣的場景是否過于科幻呢?對此,張旭院士強調,未來的人工智能經過不斷地知識積累和深度學習之后,是可以具備自我學習、邏輯思維的能力,而且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具備情感也是有可能的,但這個過程肯定是漫長的。
在《機智過人》跨年盛典節目上,有很多機械臂亮相,可以完成打乒乓球等操作。在很多人看來,機械臂更像是工業流水線,并沒有體現出人工智能的元素,但張旭院士卻不這樣認為。張旭院士表示,人類的大腦可以控制肢體,并且可以做到十分精準,而機械臂準確無誤的操作背后,也是有一個“大腦”在支持,但這個“大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機械臂如何更好地完成自我學習,如何能夠保護人類,這都是未來需要研究的地方。